6月25日,湖北省高考成绩公布。这天细雨霏霏,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第一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们都按时赶到学校报考高考志愿。
今年高考的王玉玲(化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开心”两个字写在她稚嫩的脸上。王玉玲父亲几年前去世,靠母亲一人维持家里生计。得知王玉玲家庭情况,夷陵中学为她申请了“长电阳光班”资助,高中三年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让她变得阳光开朗。“我在高中时,就曾主动联系参加宜昌三峡蚁工长江生态保护等公益慈善活动,未来到大学,我想申请去偏远地区支教,去帮助那里的孩子们。”王玉玲说。
从2019年起,三峡集团长江电力先后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第一中学实施“长电阳光班”项目,专款精准捐赠到学生个人,旨在帮助特困特优学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理想大学,让经济条件不再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障碍,同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促进教育发展。
长电阳光班在三峡大坝坝顶合影
两年前,游乐乐(化名)刚刚升入宜昌一中就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母亲又查出重病,家庭经济入不敷出,让阳光开朗的他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班主任了解到情况,经常开导游乐乐专注学习,宜昌一中也为他申请了“长电阳光班”助学金。“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心态也更加积极。即使生活还有很多困难,但我不再茫然,可以怀着希望与热情直面人生险途了。”游乐乐说,“感谢帮我渡过难关的人,我要好好学习,未来我也要帮助他人。”
梅婷(化名)曾是宜昌一中“长电阳光班”的学生,现就读于同济大学,在给母校和长江电力的信中,她说:“曾经家庭困境如同阴霾笼罩着我,‘长电阳光班’给予我的不仅是物质资助,更是精神鼓励,让我相信自己有改变命运的可能。”在同济大学,梅婷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她说希望自己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
组织长电阳光班参加三峡工程展览馆
2024年参加高考的李辉(化名),高中入学前一个月,父亲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高昂的医药费使得家庭经济陷入窘境,他一度想到辍学打工补贴家用。长江电力及时伸出援手,使得他得以继续求学。曾经抱怨命运不公的孩子学会了坚强与感恩,他说:“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虽然充满变数,但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希望便永远不会熄灭。未来,我要用实际行动去传递这份爱的力量!”
2020级长电阳光班合影
陈天(化名)曾是夷陵中学“长电阳光班”的学生,2024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在给母校和长江电力的信中,他说:“从乡镇中学到夷陵一中求学,家里经济压力很大,长江电力的资助为我缓解了经济压力,我得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无需为生活琐事所累。”在武汉大学,陈天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累积时长已超一百多小时。他说,自己要像“长电阳光”照亮自己一样去照亮他人,回馈社会、传递爱心。
考入复旦大学的瞿洋(化名),回忆自己在夷陵中学读高中时,曾参加学校组织的“长电阳光班”学生参观三峡大坝的研学活动。那时瞿洋刚从县初中升入夷陵中学,有点自卑。在宏伟的三峡大坝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她突然明白“不要自困于上下张望的撕扯,只需走好脚下的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在复旦大学,瞿洋参加了学校的山区支教活动,她说这份爱来自“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
扶智也要扶志。为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长江电力每年组织受资助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参观长江电力管理运行的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等。学生们在研学活动中亲眼目睹了大国重器的壮观景象,了解水电科学,深刻体会到了祖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这些亲身体验,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洗礼,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组织长电阳光班赴三峡大坝开展研学
在研学活动中,来自长江电力的湖北省技术能手、荆楚工匠周立成为学生们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让他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向长电阳光班学生宣讲企业文化
从2019年实施至今,“长电阳光班”项目已累计资助1440人,毕业生重点大学升学率均达到100%,部分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子们自身努力的结果,是学校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也是长江电力爱心帮扶的见证。
与长电阳光班学生互动交流
“长电阳光班”如同一束温暖的光,不仅给予学子们经济上帮助,更在思想上引导和激励他们,让他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勇敢追逐梦想。相信这些学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