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攻关“卡脖子”问题,进口GIL故障预控研究取得实效
2021-05-12 作者:胡培、冉帅、许小梅

近日,溪洛渡水电站甘溪甲线、溪宾Ⅲ线GIL缺陷处理相继完工,这标志着长江电力500千伏焊接型大气室高落差进口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故障预控研究取得实效,扭转了故障发生后被动抢修的局面,在“做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GIL是大型地下水电站常用的高压电气设备,被称为电站电能外送的“主动脉”,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对电站和电网至关重要。2019年,长江电力检修厂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溪宾I线的抢修,成功掌握了500千伏焊接型GIL检修核心技术,但GIL的“体征监测”和“故障早期诊断”,以及间歇性非周期局放信号精准定位仍存在瓶颈。在汛期大发时节,根据电网最新的稳定控制要求,一条GIL线路故障将减少发电负荷130万千瓦左右,每天损失电量超过3000万千瓦时,如果发生极端情况,设备损坏和检修停产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必须进行攻关,掌握GIL故障预控技术,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长江电力溪洛渡电厂立下军令状,开启了高水平运维管理GIL的攻坚之战。

苦练内功,强化GIL设备状态监测能力

2019年6月13日,长江电力成立GIL故障预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攻关小组,按下了电厂GIL故障预控技术攻关的“快进键”。

“拉西瓦水电站的800kV GIL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我们要去学习一下!”

“国网电科院应该掌握了很多运行数据,我们找时间去交流!”

“GIL监测设备的厂家我们也要去,看看有没有新的监测技术!”

“就是要把局放点定位精度控制在3米以内!”

“弯头和伸缩节对超声波的衰减,你们一定要拿到实测数据!”

生产管理部郑栋文和冉帅正在对照图纸学习“内功心法”

长江电力溪洛渡电厂先后到30余家企业单位开展考察、交流,一点一点提炼GIL闪络机理、电场畸变等运行规律,一项一项论证陡波法、超声波、X射线等GIL状态监测新技术,苦练内功,努力让进口设备的“黑匣子”变得“透明”。

2020年4月,一本5万余字的《溪洛渡电站GIL故障预控研究报告》问世,里面包含了7项设备状态监测研究、7项检修维护策略优化研究、3项设备技术改造研究。每一份研究报告和仿真计算,都是长电人严谨细致的工程技术“手稿”和“绘本”,也是自我修炼悟出的“内功心法”。

紧接着,在传统的GIL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基础上,老练耐压试验、超声波局放定位等检测监测手段不断“上新”,GIL故障机理研究与故障预测研究“齐步走”的实践探索,翻开了新的一页。

攻坚发力,精准定位GIL设备故障

“右岸GIS/GIL B相共计16个测点发现局部放电信号!”2021年2月,溪洛渡电厂发电分部巡检人员发现甘溪甲线出现一个无规律间歇性局部放电信号。

“一定要抓紧时间找出故障点,汛期就要到了,不能留下安全隐患!”排除监测设备故障和环境干扰后,溪洛渡电厂当机立断。

监测系统干扰排查、常规局放定位仪器定位、分区域停电,常规办法都试了一遍,但是由于信号是间歇性的,他们并没有采集到足够多的定位信号。

“内置式探头间距过远,我们可以再加装外部传感器呀!”发电分部的翁利听紧盯着为数不多的信号波形,一拍脑袋跳起来,拉着旁边的余超开始组装外部传感器。

“再把采样方式也升级一下,搞个突变加测!”听到翁利听的建议,余超也兴奋起来。

一套增加外置传感器+升级采样方式的“组合拳”打出来,放电信号终于现出了原形。

“我听到滋滋的放电声啦!”耳朵贴着GIL管路的余超大喊。同一时刻,超声波局放监测仪也捕捉到了信号。

在560米长的GIL管道上,仅开1个直径25厘米的检修孔,一次性完成缺陷处理,这就是精准。

发电分部马军正在利用工业内窥镜对溪宾III线管道内部进行检查

主动作为,提升GIL设备运维水平

“设备状态和试验回路确认无异常,开始升压!”

3月17日,溪宾Ⅲ线老练耐压试验开始。这是溪洛渡电厂第22次开展这项试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的试验并不顺利,A、B两相均发生闪络放电,试验没有通过。

不过,溪电人并不慌张。相比设备运行时的闪络,老练耐压试验的目的就是要主动暴露GIL绝缘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按照“内功心法”——《溪洛渡电站GIL故障预控研究报告》的“路数”,溪洛渡电厂与检修厂紧密合作,从闪络发生到故障定位,再到消缺处理,做到了现场物资材料齐备充足,工序流转井然有序,没有开1个多余的检修孔、没有污染1个相邻绝缘子、没有重复1次封焊作业,缺陷处理后的交流耐压试验一次性通过,真正实现了GIL缺陷的主动检修。

此外,为保障GIL备品备件的可靠供应,长江电力也启动了溪洛渡电站500kV垂直高落差GIL备品备件设计研究项目,对GIL的零部件及整体结构进行全面仿真分析验证,对绝缘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研制了适用于竖井结构的颗粒吸附装置。去年10月,该项目完成了技术成果评审,样机通过了型式试验考核,今年将持续进行性能优化,力争尽快完成备品备件的采购和供货。

“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江电力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大水电运行主业,不断强化自主可控,从GIL投运初期国外企业主导的维修策略,到快速应急抢修机制,到自主可控的检修策略,再到目前积极主动的维修策略,长电人不等不靠不懈怠,在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用创新的钥匙开拓发展新局,趟出了进口封闭设备精益维护的新路子,走出了大国重器守护者的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