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利在千秋——来自长江电力惠助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2019-04-04 作者:


阅读提示:

“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习近平总书记到三峡工程视察时的重要讲话

 

2308米长度,185米高程,雄浑壮阔的长江之上,横江而起的三峡大坝,犹如一尊巨大的钢琴,伴随着滚滚江水,奏响一曲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创新创造的激越凯歌。

下游,38公里外的宜昌,是这雄健之音最先传达的地方。

从葛洲坝到三峡大坝,“坝”与宜昌有着不解之缘。大国重器三峡大坝,因山平水阔的西陵峡而驻足;绿色之城的宜昌,也因巍巍大坝而享誉世界。两坝一峡,未作任何犹疑地将迈向高质量的资源倾注给了宜昌。

水电,掀开了宜昌现代进程的崭新一页。

因坝而兴的宜昌,“水电”是这座城市资源的重要标签。传承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水电人的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长江电力先后接管葛洲坝、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长江干流巨型电站,构建起梯级巨型电站群高效协同的发展新格局,“为长江提供防洪保障、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做大国重器守护者,也助力宜昌驶入快速发展道。

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电力完成发电量2154.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5.89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270.42亿元,同比增长3.88亿元,创历史新高,每股收益1.0286元;公司资产总额2954.59亿元,市值基本保持稳定并创3927亿元历史新纪录。

时代为铭,江水见证。诞生于宜昌的长江电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责任担当的精神,运营管理长江干流梯级巨型电站群,保障华东、华中、广东等受电地区用电安全,也以国有企业的责任和回馈地方的担当,与宜昌联合打造“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呵护碧水蓝天,推进公益事业,助力宜昌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江电力的卓越和奉献牵动着宜昌人民的心。2019年2月13日,在全市干部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在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和宜昌生态环境保护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宜昌发展贡献奖(集体)”表彰单位首位,被授予了荣誉奖牌。

 

滚滚长江,水电丰碑在宜昌铸就

“缘起葛洲坝、筑梦大三峡、跨越金沙江”,这是长江电力发展路上的三次重大跨越,每一次,都镌刻着长江电力价值、品牌的巨大跃升。宜昌市10余万移民子弟奉献水电工程,全市400万人民全力支援大坝建设,宜昌与大坝水乳交融、血浓于水。

葛洲坝,长江电力梦起的地方。公司成立之初,葛洲坝是仅拥有的一座电站,装机只有271.5万千瓦。2002年改制前,葛洲坝电厂年利润总额仅6.6亿元,资产总额仅64亿元。但多年运行管理葛洲坝的经验,为长江电力管好三峡等世界级巨型电站蓄积了腾飞的力量。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与发电工程的投入使用,历史和国家赋予长江电力新的机遇和重任,公司先后顺利接管当前世界十大水电站中的三座电站——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的全部资产。截至2018年公司装机增长了近17倍,达到4549.5万千瓦,占中国水电总装机的1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从运行管理单一水电站到调控流域梯级巨型电站群,从传统国有企业到现代大盘蓝筹上市公司,从水电运营管理跟随者到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长江电力不仅充分发挥长江干流梯级枢纽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而且实现电力生产与资本运营、配售电业务、国际化发展等的高效对接,为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长江电力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中国水电改革发展的历史,也是宜昌城市品牌发展的历史。”长江电力负责人表示,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生态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政府形象的综合展示,长江电力守护着大国重器,也塑造着宜昌的水电品牌。

2018年中国城市大会上,首次发布的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综合分值前100名城市中,宜昌列全国榜第13位,在湖北榜上排名第一。在对城市品牌评价体系的解读中,“大坝”与“水电”是重要的砝码。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三峡工程兴建以来,先后有近百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访问宜昌,“水电旅游名城”的城市品牌享誉世界。以长江电力为代表的央企经济贡献举足轻重,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水电工程文化蓬勃发展,以三峡工程为引擎的旅游开发效益显著,“水电”正融入宜昌城市品牌的血脉。

 

浩浩电能,大国重器助城市崛起

绿色,是宜昌的城市底色,更是长江电力的品牌亮色。

长江电力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实施科学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力推动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发展,极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点亮绿色希望。

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8年底,长江电力旗下的三峡、葛洲坝电站为湖北奉献清洁能源4025亿千瓦时,按照每千瓦时电量产生创造12元GDP计算,4025亿千瓦时电量意味着创造4.8万亿元的绿色无污染的生产总值,书写了宜昌乃至湖北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不仅如此,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长江电力还以4000多人的就业量、多年排名第一的纳税额,为宜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自公司成立以来,长江电力累计向宜昌市缴纳税收和财政规费收入超560亿元,其中2018年向宜昌市缴纳税收和财政规费52.42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在本土企业的眼里,长江电力同样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近年来,长江电力与宜昌高投合资成立三峡电能(湖北)公司,积极探索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业务;投资3000万元参股龙腾园林,投资6500万元参股宜昌昌耀新材公司;与宜昌交运集团合作,打造全球最大、载电量第一的纯电动旅游客船……长江电力以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现代企业运营经验,为地方企业不断注入“长电力量”。

两坝一峡,是长江电力在宜昌的主阵地,也是宜昌航运、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世界级水电工程提升了宜昌的城市知名度,推进了宜昌市旅游等多产业的发展,而且极大改善重庆至宜昌段570—650公里航运条件,降低了货运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了宜昌市江河运输的繁荣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018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登上三峡大坝坝顶极目远眺,详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并前往通航船闸、升船机和左岸发电厂实地调研。他为三峡大坝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亲切勉励长江电力人“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迎难克艰,齐心合力共圆中国梦。

国之骄傲,是长江电力人的骄傲,也是宜昌人民的骄傲。作为三峡集团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先锋,长江电力正在向实现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的目标进发。不远的将来,世界的目光将会再度聚焦到宜昌,宜昌也必将以新时代的崭新身影亮相世界。数十亿、数百亿的财力资源和无私奉献,就像涓涓细流融汇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末梢,默默浇筑着城市肌体,伴随宜昌焕发勃勃生机。

 

拳拳之心,央企担当惠民生福祉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是三峡集团提出的“四个一”理念,也是长江电力始终坚持并践行发展的方向。

翻开厚厚的《长江电力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字里行间大国重器守护者的央企情怀跃然眼前。长江电力秉持“为长江提供防洪保障,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的使命,始终站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的高度,在精心运行管理流域梯级枢纽,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宜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助力。

在点军区牛扎坪村,长江电力支持建设的紫阳朱市街和佳和家园安置房菜市场,新鲜的蔬菜嫩绿可爱。专用垃圾清运车保障了市场干净卫生,车辆跟踪定位防盗管理平台正在运转,菜农们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2018年,为推动牛扎坪村全域旅游繁荣发展,长江电力又主动和当地政府与村委会协商,对该村1.7公里的产业园区道路进行了硬化。

在秭归县葛洲坝电厂希望小学,孩子的读书声朗朗响亮。长江电力先后为该校捐赠体育器材,援建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室、学校食堂等,组织学生参观电站,连续24年的援助让这所学校从建校开始就烙上了长江电力的爱心印记。

在葛洲坝枢纽周边,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长江电力推进安全饮水工程,援助紫阳村供水系统改造,对口支援的牛扎坪村自来水管网得到全面更新改造。2009年起公司累计援助点军区项目资金1890万元,全面改善提升了该区基础设施条件。

在点军区紫阳片区,长江电力捐赠320万元,购置了4台新能源公交车,新建紫阳二区新开公交候车站点、点军大道李家河村停车场和紫阳大道停车场,切实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2010年与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建立帮扶关系以来,长江电力针对基础设施不健全、村民生活不便利的情况,先后帮助许家冲村改造、修建了新型农民培育活动中心、移民创业培训中心等。2012年,针对村民们无自来水可用、需步行至江边洗衣的“洗衣难”问题,长江电力又综合村民刚性需求、环保需求、使用便利性等,为村民修建了便民洗衣池。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该村期间与正在洗衣池边上洗衣的群众亲切交谈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许家冲村发展的历史上。

自2016年起,长江电力与秭归县屈原镇庙河村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公司各党支部深入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调研贫困户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帮助其发展柑桔、茶叶种植、土鸡养殖等项目,推动提高贫困户收入;建立定期慰问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截至2018年底,累计帮扶贫困户57户,成功帮助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从乡村公路硬化、饮水工程,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蔬菜基地建设,再到援助学校,民生投入,长江电力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建立起“实地调研、制定规划、项目实施、考核评价”的全生命周期扶贫项目管理机制,采用“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产业扶贫”相结合的全方位扶贫项目开展方式,有效精准扶贫,促进国家在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参与社会公益,已经融入长江电力人的血脉,公司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构建和谐社区关系。数据统计,2018年长江电力产业扶贫投入达到6072万元,援助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金额达到692万元,公益捐赠总额137万元,教育扶贫投入52万元,卫生扶贫投入50万元,志愿者活动参与超过700人次……

 

后记:

一国重器,凝结一个时代精华;

一座丰碑,开辟一条腾飞坦途。

“长江电力是宜昌人民的骄傲。长江电力始终心系宜昌,带着对宜昌人民的深情厚意,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年纳税额稳居全市纳税排行榜榜首,为宜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市委、市政府对长江电力的高度评价,也是长江电力助力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创立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长江电力”在上交所IPO挂牌上市。16年的砥砺奋进托起大国重器的辉煌,公司已然站在新的起点上。满怀“做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的愿景与豪情,长江电力正奋力开辟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之路,为水电运行管理标注新高度,为世界水电定义新未来。

这是长江电力的发展之路,也是宜昌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条并轨同行的道路上,长江电力守护大国重器的荣耀,也守护着宜昌的城市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