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二十年
2023-11-20 作者:办公室(党委办)、党群部(宣传部)

  2023年11月18日,长江电力迎来上市二十周年。

  二十年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在三峡集团党组和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长江电力始终坚定不移服务国家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锚定“做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精益管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改革发展成就,巩固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传统国企向国际一流上市公司的华丽蜕变,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

  二十年间,长江电力从运行管理葛洲坝单座电站拓展到运行管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产业链条从以发电为主拓展到“发-配-售”并举,能源结构从单一水电扩展到水风光储并举、多能互补,业务形态上由单一电源运行管理拓展到智慧综合能源开发。

  公司市值从上市之初不足500亿元跃升至最高5700亿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当之无愧的水电航母。同时,通过收购秘鲁路德斯公司和成功发行“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稳步向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的发展目标迈进。

  二十年精耕细作、笃行不怠,长江电力始终坚持沿着建成为民造福伟大企业道路,管理运行大国重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管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到“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再到“管理三峡、保护长江”,长江电力始终践行“为长江提供防洪保障、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的企业使命,致力于运行管理好大国重器这一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事业,在充分发挥梯级电站综合效益、节能减排、能源保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并主动扛起长江防洪这一最大的责任,通过联合调度以三峡工程为龙头的梯级电站群,形成以三峡为核心,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和葛洲坝为骨干的长江防洪体系,最大程度发挥了梯级电站防洪功能。

  自2003年三峡成库以来,流域梯级电站累计开展防洪调度70余次,防御洪峰流量达50000立方米每秒及以上量级的大洪水20次(其中2020年成功应对三峡工程建库以来最大洪水75000立方米每秒洪峰考验),累计拦洪量近2300亿立方米,显著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避免了沿江蓄滞洪区运用,有力保障了长江安澜和长江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秉持“精确调度、精益运行、精心维护”的生产理念,聚焦管理运行好以三峡电站为代表的大国重器,源源不断为社会奉献安全、高效、稳定的绿色电力。从公司成立之初只管理葛洲坝一座电站,到如今运营管理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电站共同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其总装机规模达7169.5万千瓦,占全国运营水电装机容量的17%。

  截至2022年12月底,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3.1万亿千瓦时,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为先,积极服务于长江大保护事业。截至2022年12月底,梯级水库累计开展各类生态调度64次,为鱼类产卵繁殖创造良好的水文条件,其中2022年生态调度过程宜都断面四大家鱼产卵量约89亿粒,创历史新高,为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2022年12月底,流域梯级电站累计为下游补水逾3905亿立方米,在保障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和河道航运畅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家坝升船机自2018年5月试通航以来,已安全、高效运行5年,历年累计通货量超550万吨,拓展延伸了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结束了自古金沙不夜航的历史,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库区移民帮扶等工作,积极投身社区建设、民生保障、公益慈善等事业中,累计实施近400个援助项目,项目金额超16亿元,助力各族人民群众大踏步走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

  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形成的《聚焦“乡+”模式,绘就和美乡村画卷》《万里长江第一坝劲笔绘就牛村巨变》分别荣获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守护碧水长江,推动绿色发展》获得A股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

  二十年锐意进取、积厚成势,长江电力始终坚持沿着建成为国担当伟大企业道路,发展壮大国之重企,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长江电力管理运行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大国重器,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企,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着“改革基因”,从葛洲坝电厂改制起步,走过了一条由改制上市、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金沙江电站资产证券化、配售电混改试点、海外资产并购等重大改革组成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双百企业”之一,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以“做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为目标,坚持“水流-电流-现金流”高速转换和“发电-配电-售电”产业链延伸发展思路,主动改革、自我加压,实现了从运行管理单一水电站到调控流域梯级大型电站群、从传统国有企业到现代化上市公司、从水电运营管理跟随者到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的巨大跨越。公司先后被国资委认定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

  二十年来,我们坚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定位,努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从最初的传统国有企业蝶变成为一家资产优良、管理先进、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良好的现代化上市公司。公司装机规模从271.5万千瓦跃升至7179.5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长江电力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21亿元、利润总额3097亿元、净利润2465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分别从13.71亿元、6.75亿元、4.43亿元跃迁到520.60亿元、263.13亿元、216.49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9.94%、20.10%、21.47%,有效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程度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全面印证了长江电力二十年的蝶变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开展资本运作,以资本为纽带,与流域有关水电开发主体、行业上下游企业建立起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助力水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围绕水电主业,公司通过大比例参股湖北能源、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桂冠电力等优质电力企业,不断提升公司权益装机,优化公司电源结构,推动与长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主体建立股权纽带关系,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电资源联合调度,实现效益与规模同步增长。

  公司以电能消纳区域为重点,相继投资了广州发展、上海电力、申能股份等优质区域综合能源平台,实现了在华南、华东、华中等公司电能消纳区域的战略投资布局,增强在主要售电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功实施三峡水利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秘鲁配售电企业路德斯公司,优化了产业链布局,实现了外延式发展。公司年度投资收益逐年稳步增长,从“十三五”初期约13亿元增长至2022年约46亿元,多年复合增长率约33.2%,投资成为长江电力应对长江来水波动,实现业绩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十年来,公司坚持“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历次重大资本运作均站在市场前列。公司在借助资本市场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持续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切实以担当创造价值。

  在2016年金沙江重大资产重组期间,做出高比例现金分红的承诺并写入《公司章程》,开创国内资本市场先河。上市至今,长江电力通过持续、高额、稳定的现金分红,将成长带来的收益回馈给广大投资者,累计派发现金股利超1600亿元,在资本市场树立了绩优大盘蓝筹形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年披荆斩棘、扬帆远航,长江电力始终坚持沿着建设世界一流伟大企业方向,引领行业变革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创建国际一流电厂到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长江电力的发展轨迹昭示着,开拓创新始终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创立之初,长江电力就坚持以“创建国际一流电厂、打造一流上市公司”为目标,不断塑造强化运营管理核心能力。二十年来,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夯实电力安全生产基础,已逐步形成流域梯级联合调度、大型水电站运行管理、大型水电站检修维护、跨大区的水电营销、融资和资产并购整合等五大核心能力。

  形成了以“诊断运行、精益维修、风险管控、自主科研、责任体系”为内核的电力生产管理体系,以“173部公司级、4969部厂站级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从三峡到金沙江流域梯级4座电站的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长江电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输出“三峡标准”“长电方案”,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巴西等境外水电站运维中,实现了精益生产模式的海外复制和延伸,引领了世界水电行业发展浪潮;另外,公司主导或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170部,参与编制国际标准11部,将管理经验融入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与共同进步。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水电运维、流域检修等业务板块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激光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大水电,解决生产难题,推动形成了完整独立的7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水电机组运行管理核心能力,累计获得专利2000多项。

  历时3年研发掌握500kV焊接型GIL检修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首创基于激光熔覆的镜板修复技术,开启了激光熔覆技术在传统水电行业应用的新篇章。

  累计研制3大类(巡检、检测、作业)14项智能机器人、高压水刀砼破拆等工装,大幅提高检修运维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开展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PLC、GIL关键零部件、进口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大水电运营管理中的“卡脖子”问题。

  我们坚决落实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部署,编制发布长江电力“智能水电蓝图”;率先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和业务中台,推动了业务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在电站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了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新时代,为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长江电力创新推出城市绿色综合能源管家模式,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抽水蓄能业务实现良好开局,与多个城市和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实现新能源业务差异化发展。

  近年来,长江电力主导建设的全国医疗行业供能面积最大、核准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新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荣获2020年度中国分布式综合能源优秀项目一等奖。

  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国内内河首艘氢燃料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成功首航,引领着“电化长江”“氢化长江”产业蓬勃兴起。以甘肃张掖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为代表的一批抽水蓄能电站陆续开工,长江电力正努力把大水电运营管理经验复制到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全过程,以“三峡标准”“长电方案”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再造卓越水电运营管理模式!二十年不忘初心、勇毅前行,长江电力始终永葆国资央企红色属性,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保障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在三峡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长江电力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制胜优势,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建立完善“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等工作机制,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公司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持续巩固。

  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突出政治标准的选人用人导向,坚决把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落到实处,建成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培育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5人、全国技术能手8人、工匠17人等一批先进典型。持续开展长江电力“杰出青年”“优秀员工”“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引领广大职工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传承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为核心的三峡精神,着力打造形成“精益求精-责任担当”文化体系,成为感召长电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重要讲话精神,把为国担当的精神属性和传承自三峡工程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公司文化,通过开展文化宣贯、加强载体建设、塑造品牌形象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凝聚和辐射作用,营造出自信、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长江电力先后获得“全球最有价值的公用事业品牌”“Brand Finance: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价值百强”“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十强”和“上交所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等称号。公司品牌形象和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更加匹配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定位。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长江电力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巩固大水电、高质量拓展新空间、高站位推进科技创新、高标准深化党的建设,努力创建以水电为核心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为三峡集团奋力实施“两翼齐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