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长江电力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标志着长江电力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开启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水电建设的新篇章。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成为支撑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长江电力作为“大国重器的守护者”,致力于成为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打造水电强国、引领世界水电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由公司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门团队,历经三年的充分调研论证,规划了“长江电力智能水电蓝图”,将“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电站生产管理中,旨在实现公司生产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控。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项目,是智能水电建设的重要底座和支撑,也是大数据价值挖掘的重要工具。
自2020年10月起,长江电力聚集国内工业互联网技术专家和水电行业业务专家,深入分析水电行业的痛点问题和数智化提升的需求,研究开发面向水电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一年多的开发时间内,长江电力组织召开专题研讨350余次,集中培训人员210余人次,形成需求分析报告15万字、详细设计文件69个163万字、设计原型页面660余张。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使能平台和示范高级应用的开发,如期实现上线试运行。
长江电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公司侧和厂站侧部署,采用“功能模块化、模型组件化、开发低代码化、应用微服务化、部署容器化”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以设备对象为核心,构建设备对象全景信息模型,为设备智能诊断及数据服务提供高效支撑;规划了设备对象构建、可视化展示、数据分析开发、模型开发、模型配置、指标计算、规则配置、案例配置、FTA配置、流程配置等工具集,提出了统一的算法、模型、应用开发规范和接口标准,设计了水电故障诊断及智能决策知识框架,为经验沉淀、知识复用、迭代创新和构建共享生态圈提供支持。目前,平台已完成构建标准化逻辑设备及其子部件共2千余项,已接入实例化设备及部件25万余个,关联静态、动态、方法及知识四类全景数据共31项,接入设备测点约60万个;集成核心功能组件11个,辅助功能组件10余个;开发通用算法40项、水电专用算法42项;开发了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智能决策等示范高级应用共15个。
长江电力工业互联网运行后,作为大众创新的平台,各生产单位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公司统筹规划下开展设备模型、智能算法的研究和高级应用的开发,各技术人员可基于平台进行知识的沉淀迭代并开展数据价值挖掘的探索,助力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为电力生产赋能。
长江电力工业互联网平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