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流域梯级电站机组检修的队伍之一,长江电力检修厂机械检修部机械四分部也希望能像《长津湖》中的钢七连一样,做一支穿插在流域电站检修现场攻坚克难的“铁四军”。
这只队伍,敢于动真碰硬,先后完成葛洲坝电站首台机组水轮机改造增容,三峡电站首台VGS机组A修,向家坝电站首台80万千瓦机组A修,溪洛渡电站首次筒阀提升杆整体更换等。2020年初,以四支部青年骨干为主的机械“尖刀”突击队奔赴向家坝、三峡战疫岁修一线,顺利完成检修任务,抢回工期。他们从溪向区域转回葛洲坝区域,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算好小账为大账
“葛洲坝电站单机设计发电容量12.5万千瓦,每运行一天,能生产300万度电。现在17号机组继续运行晚开工11天,就可以为保供多贡献3300万度电,相当于宜昌市12小时的用电量。我们不仅要守护大国重器,还要守护老百姓的光明和温暖!虽然开工推迟了,但我们岁修准备工作要走在计划前面。”
努力工作的四分部职工(摄影:任志强)
严冬将至,国内电力供需偏紧,17号机组改造增容开工日期一再推后。为给早已蓄势待发的员工们加油鼓劲,机械党总支书记吴涛在机械四支部主题党日给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算着一笔账。这笔“小账”将为来年老百姓用电“大账”保驾护航,确保光明送进千家万户。
11月2日,葛洲坝电站17号机组停机,正式进入检修期,机械四支部在大江厂房党员活动室开展“迎峰度冬 电力保供”主题党日活动。与岁修开工动员结合,强调“安全生产,打好年度岁修攻坚战”,高效岁修也是落实迎峰度冬电力保供的具体行动。
“595米”和2160度电
“放右安装场,离17号机组近,作业面相对集中,便于现场管理。”
“放左安装场,离桥机近,减少每天桥机从右安装场到左安装场的往返。”
葛洲坝电站大江项目部里,项目部和作业分部人员正在讨论转子吊出后的放置位置,最终大家一致同意把转子放到左安装场,因为机械四分部给大家又算了一笔账:“左右安装场相距595米,桥机每天从左安装场到右安装场作业,下班后再停回左安装场,总共需要约45分钟。转子改造计划工期80天,把转子放到左安装场后,总共可以节约桥机自行走时间3600分钟,相当于6天的直线工期。同时,节省桥机自行走耗电约2160度电,相当于为社会又多贡献了2160度清洁电能”。左、右事小,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在保供面前“铁四军”总是全力以赴。
葛洲坝电站17号机组转子顺利吊出(摄影:任志强)
大账小账都是账
“轴领加热装置需要返厂维修,工期大约15天左右,费用预估8.5万元。”机械四分部在梳理检查岁修专用工装时,发现轴领加热装置这一重要工装已损坏,需要维修。
“这么大的机组我们能修,这个小设备我们也能修。”说干就干,他们联系电气二分部员工,会商敲定方案,一起动手。电阻正常、温度正常、升温时间正常……3名员工历时3天修好了轴领加热装置。机械四分部职工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又记了一笔账“节省工期12天,购买加热板花费4500元,节约成本约8万元,关键是避免设备返厂维修的往返运输,总里程约1860公里,减小燃油消耗约297.6升,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70.8公斤。”
对于机械四分部来说,迎峰度冬电力保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也不是那么高深莫测,而是身边的点点滴滴。
在四分部的“精打细算”下,葛洲坝17号机组岁修顺利进行(摄影:任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