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实事 、一方人心暖
2021-11-26 作者:任桂风

在湖北电能电信大楼办公区,有这样一块标牌,上面写着:“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这正是湖北电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湖北电能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将关心关爱员工工作做实做细,极大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暖心”食堂 “走心”改变

“哇,快下楼吃饭呀,食堂变靓了!餐品好丰富!”11月,提档升级改造后的湖北电能员工餐厅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员工的到来,到了“饭点儿”,员工惊喜之余,相互催促着快到食堂用餐。

此时,它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暖心食堂。

食堂改造后实景 拍摄:任桂风

员工愉快用餐 拍摄:任桂风

暖心食堂,是湖北电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清单内容之一。为了让员工吃的安全健康绿色美味,暖胃更要暖心,湖北电能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将办实事清单内容变为了展现在员工面前的鲜活工程。

暖心食堂投入使用后,湖北电能根据大家的心声,不断修改完善菜品搭配,持续满足员工不同饮食习惯与个性化需求。小小的餐桌成为员工们独特的交流平台,餐桌上,大家聊着工作、聊着生活、聊着育儿。轻松愉快的畅谈,热腾腾的饭菜香,让员工们共处的时光有了回家的感受。

“员工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咱们三峡坝区陈家冲员工值班公寓和员工篮球场也正在加速推进”,湖北电能党支部书记孙玉华说起办实事,满满的动力。

小小充电桩解决出行大问题

11月16日,公司员工李炜早早地出门,将自己的新能源车停到湖北电能电信大楼办公区刷卡开始充电。

即便比平时早出门几分钟,李炜却很开心。在湖北电能市场部的他,深知市场价格,只需稍微算算账就知道为自己的荷包省了多少钱,还能创造多少生态效益。

“按照每月跑1000公里油耗70升计算,每月可节省油费约525元;按照燃烧1升汽油排放2.254公斤二氧化碳计算,每月减少157.78公斤二氧化碳,每年就可以减少1890余公斤二氧化碳!”

而在几个月前,充电问题其实是公司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的“烦心事”,“宜昌城区的充电站离办公区相对较远,工作忙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停过去充”,李炜说。在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建议以后,推进公共充电站、充电桩建设成为了湖北电能的重点民生保障项目之一,也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的重要实践。

湖北电能充电桩实景 拍摄:任桂风

11月11日,湖北电能电信大楼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办公区停车场一侧方便员工使用,充电站内设有2个快速双枪充电桩和2个慢速充电桩,可同时满足6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续航需求,简单便捷的操作步骤与快速高效的充电过程也让新能源汽车的“随走随停、随停随充”成为了可能。

近年来,湖北电能注重贴近需求、科学规划、提升密度、缩小半径,在三峡坝区、三峡综合保税区、西坝办公楼、紫阳等公共停车场共建设了近60余台充电桩,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主动践行绿色低碳行动。

一件小实事,一方人心暖,一份力量坚。小改变带来的大温暖,体现的是湖北电能党支部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责任担当。目前,三峡坝区员工宿舍、职工球场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力争让全体员工吃得安心、住得放心。湖北电能将继续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