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正值新冠肺炎肆虐非洲的特殊时期。长江电力员工宋鹏、张韧、桂实三位同志逆行万里,远赴非洲的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开展技术咨询项目。本次外派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中水电公司伊辛巴项目部解决质保期技术问题。境外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工作团组虽历经波折,但是团组成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为他们代表着长电,他们要在非洲的舞台上展示“长电蓝”。
长电国际赴乌干达伊辛巴开展运维技术咨询团队(长电国际供图)
缺陷处理 一展风采
10月初,伊辛巴电站1号机组与2号机组均已完成了定期检修工作。但是在机组恢复运行后,1号机组与2号机组的主轴密封漏水量很大,进一步导致了1号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跳机,直至最后不得不停机抢修。
在抢修方案讨论会上,业主方怀疑主轴密封底部抗磨块损坏,拟对主轴密封实施整体拆卸进行检查和处理,法国工程师也建议如此。长电项目组基于大量的前期收证与现场勘查,宋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自信的给出了优化后的故障处理方案,通过耐心的沟通最终,业主方欣然接受了长电项目组提出的建议。随后的密封条更换工作由业主方自行负责实施,长电项目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这也是伊辛巴电站投产以来,业主方第一次主动负责较为重大的缺陷处理。业主方在长电项目组技术指导下,完成了2台机组上部密封条的更换。随后,业主自行决定对1号机组进行整体拆卸检查后,验证了密封块并未损坏,与长电项目组的分析判断完全一致。
长电国际项目组成员张韧在开关站检查缺陷(长电国际供图)
通过本次主轴密封缺陷的处理,不仅为业主方发电运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盈利,也让业主方维护团队获得了宝贵的检修经验。业主方对长电的运维水平高度认可,强烈表达了希望与长电签订运维技术培训合作协议的意愿。
机组检修后,长电项目组的桂实负责牵头组织黑启动试验相关工作,他通过熟悉电站设备运行方式、研读图纸,一边联系设计院修改完善相关图纸,联系厂家修改OMM手册,一边忙于黑启动流程、黑启动机组程序升级优化方案等编写,并顺利组织通过了黑启动试验前的各项验证。长电项目组经过缜密思考、合理设计拿出的黑启动流程和程序升级优化方案,提升了黑启动的效率,让业主方和法方工程师在不断交流中逐渐认可长电团队的技术实力。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待电网选择合适时机实施。
通过长电项目组更多的境外实践,让异国的业主方或管理方改变固有的工作态度乃至对中国人的偏见,把长电的精益生产理念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国家。
开发小技能 沟通无障碍
在国外项目工作中,英语是主要的交流语言。此次赴乌干达的三人中,宋鹏的英语水平最高,但是由于工作分工,他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办法总比困难多”,长江电力派出的其他同志硬是从一开始的举步维艰、交流困难,到慢慢的各自摸索出了自己的“绝技”。
张韧是团组中的资深技术专家,从葛洲坝到三峡、向家坝,水电站他再熟悉不过。接近退休年纪的他能义无反顾迈出国门,这种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勇气,让许多人竖起大拇指。初到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项目担任电气二次工程师的张韧,虽是技术大牛,但是面对复杂的水电专业英语,常常有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一遇到现场交流或者召开会议,就会令他愁眉紧锁。会议上听着外方的长篇大论,只能通过对方手势以及个别单词,猜个大意。可具体工作不能靠猜,他只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去询问。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找到了一些小窍门:精确的文字翻译就借助翻译软件,比如施工方案、材料计划、工作计划,以及邮件信函、收文等等;需要现场交流的,就提前查好单词,把自己想说的写在纸上,请外方人员阅览;技术层面的问题,就靠现场实操方式,给予外方人员耐心的指导。
双方开展缺陷讨论会(长电国际供图)
回顾半年的工作经历,张韧深深地感悟到:良好的语言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决定性条件,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敢于开口、敢于交流。参与海外业务,英语是必备的工具,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无论何时学都不晚。
周密准备 平安回国
目前乌干达新冠肺炎病毒确诊人数在非洲排名前五,为团组的回程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临近回国,在与业主单位做工作交接之余,长电国际上下和团组成员们也在为充满艰辛的归途揪着心。航班熔断怎么办?团组成员是否能顺利取得国际健康码绿码?中转国因疫情滞留怎么办……一连串问号让大家都绷着神经,即将回国的喜悦也始终与担忧并存。
制定B计划,这是保证旅途遭遇突发情况的唯一选择。长电国际和伊辛巴项目团组推敲着着回国途中的每一个细节,拿出了应急方案,确定了紧急联系人。离开乌干达之前,团组成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别在伊辛巴项目基地和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进行了核酸和血清检测。乘坐飞机时,大家也是从头武装到脚。漫长的旅程中,出于安全考虑,大家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但是为了能顺利回家,大家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经过阿曼的中转,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需再次进行检测和血清监测。“当11月4日下午18:00,最后一人拿到绿码后,大家感觉像获得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的高兴。”时至今日大家回忆拿到国际健康码绿码时,仍难掩当时的兴奋。11月5日北京时间指向中午十二点,团组归国的航班平安降落在了广州白云机场。
长电国际项目组成员顺利归国(长电国际供图)
随着项目团组成员的顺利回国,本次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运维技术咨询项目也画上完美的句号。回首历时半年的境外工作历程,乌干达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克服了异国他乡肆虐的疫情和水土不服的不利影响,消除了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阂,用长电人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担当,以精湛的技艺和强烈的自信,征服了中水电的同事、电站业主以及法国工程师,为长江电力开展境外业务增添了一抹亮色。
“江河入海,心向远方”。开拓境外业务的长电人闯荡世界、拓展舞台、播撒理念的脚步不会停歇,因为远方有诗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