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长江电力检修厂首次成功实施溪洛渡电站500千伏GIL开孔检修;5月,喜讯接踵而来:500千伏焊接型GIL管道母线分解检修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检修厂在自主掌握GIL检修核心能力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检修人又干成了件大事。 
     
    
布局长远,抓住核心能力提升的“牛鼻子” 
      
凡干成大事者,谋局重于谋事。检修厂提前布局谋划,从队伍建设、专用工装准备等方面入手,牢牢抓住核心能力提升的“牛鼻子”。 
    
为了培养出一支掌握了GIL检修核心技术的队伍,检修厂先后4次组织技术骨干奔赴溪洛渡电站开展GIL检修专项实训。GIL开孔检修、分解检修、检修工艺流程及标准、专用工装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GIL焊接作业、GIL检修起重作业等培训内容全面丰富,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桌面推演、考核评估等培训机制闭环有效。几年来,掌握500千伏GIL检修关键技术人员由原来的5人增长到现在的90余人,一支成熟的专业团队正在逐步成长起来。 
    
在培养GIL检修人才的同时,检修厂也在对GIL检修工装进行国产化升级。2016年至2021期间共采购升级140余件专用工装,同时改建了具有环境空气颗粒物净化、温湿度调节等功能的GIL检修净化预组装间。2021年4月,检修厂在溪洛渡GIL首次开孔检修后,垂直段开孔专用吊篮的升级改进和SF6气体作业小车参数的维护保养也同步进行。
 
    
启用新人,培养守护大国重器的“生力军” 
      
“实践出真知,这一次是检验我们培训成果的时候。”接到溪洛渡电站500千伏 GIL甘溪甲线、溪宾III线开孔检修工作通知后,甘泉等在GIL检修培训中培养出来的青年骨干第一时间赶赴溪洛渡。 
    
第一次参加GIL检修实战,甘泉就被分配负责GIL管道开孔作业。在问到有没有信心时,甘泉说:“虽然是第一次参加GIL检修实战,但培训的细节仍历历在目:开孔时,开孔机进刀的尺寸要严格把握,即便0.1毫米的误差也会使操作失败;开孔的过程中,开孔机一定要紧紧贴着GIL管道,否则钻穿管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GIL检修的流程工艺已经入脑入心,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检修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检修人左右开“孔”,双“管”齐下,圆满完成了检修任务,彰显了正在成长的检修青年是一支可信赖、可依赖的“生力军”。
 
    
主动担当,铁肩扛起核心能力提升的“千钧重担” 
      
严天明,检修厂电气三分部主任、变压器和GIS检修专家、70后检修工匠。他说:“虽然没有参加过GIL检修,但是一通百通!只要需要我,我一直都在。” 
    
做计划、盯物资、跟进度、促安全、保质量,他事无巨细,用心筹划。“只要严主任在,我们就有主心骨,他是我们的定海神针!”电气三分部技术主管李万峰说。 
    
秦风斌,电气一分部主任,80后检修工匠。他全程参与GIL检修技术攻关,熟练掌握专用工装,检修关键技术了然于胸,参加了4次GIL检修实战。 
    
“秦风斌是我们公认的GIL检修‘大咖’,你们在检修过程中有不懂得或者拿不定主意的都去找他,他都知道!”这句话对秦风斌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所有的难点、关键点他都冲锋在前,绝缘盆子更换、故障点查找、密封圈更换,压环力矩工装制作——他都手到擒来。
 
    
段洪朝,90后检修工匠,GIL薄壁铝合金管道焊接的行家。开孔封焊的盖板准备、封焊作业、焊缝表面着色渗透剂探伤……所有工艺流程都严格把控质量。他把每一条焊缝都当做工艺品对待,每条焊缝粗细均匀,细密美观。2021年4月中旬,最后一条实施了开孔检修的GIL管路顺利通过修后耐压试验。 
    
深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核心能力——这群大国重器的守护者们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又干成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