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有一种中国美,叫三峡!
2020-12-18 作者:

本网讯(韩梦霖)长江三峡

中国最具魅力的地标之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峡

远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摄影:郑斌

三峡有什么?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不同的答案

三峡是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

长江挟带着

来自唐古拉山脉的力量

自西向东贯穿重庆

犹如一把利刃

将迎面而来的

巫山、七曜山等山脉

一一劈开

从空中俯瞰三峡,长江三峡的美是自然生态的美。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就这样劈划出

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

江峡相拥,峡高谷深

雄奇险峻,幽深秀丽

三峡第一峡

瞿塘峡

自古便以狭窄险奇著称于世

这是长江三峡之一的瞿塘峡,蓄水之后,夔门平添几分秀丽。新华网发(何川 摄)

即便你没到过瞿塘峡

你也肯定在

第五套10元人民币上

见识过它的雄伟壮阔

10元人民币背后的夔门。图片来源:中新网

夔门两侧的高山

赤甲山雄踞江北

白盐山耸立江南

绝壁如削,隔江对峙

两山犹如两扇巨门

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

图为一艘货轮在瞿塘峡中穿行。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长江三峡中的巫峡

则是以幽深秀丽而闻名

巫峡两岸

青山绵延,山色青葱

舟行水面,仿若入画

奇峰嵯峨连绵

烟云氤氲缭绕

俯览巫山神女溪,江流曲似九回肠。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三峡是一幅神奇瑰丽的山水画卷

三峡

日出很美

日落也美

日出时

山色含黛

朝霞满天

太阳升起后,长江三峡朝霞如虹。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日落时

霞光半掩

斜晖脉脉

夕阳下的三峡剪影。新华网发(李泽锋 摄)

三峡

春夏时美

秋冬时也美

春暖花开时

雪白的李花、桃花

沿着长江两岸徐徐绽放

勾勒出一幅花映峡江的生态美景

位于长江三峡腹地的巫山曲尺李花盛开时的大美春光。新华网发(摄影:李相博 飞手:郑杰)

夏季雨后初晴

青山如黛,云雾如烟

似一层薄薄轻纱

无人机拍摄的雨后瞿塘峡,薄雾如轻纱氤氲在夔门和白帝城之间。新华网发(何川 摄)

进入冬季

蓄水后的三峡

江面开阔、水清岸绿

呈现出高峡平湖的别样景致

冬季无人机视角下的巫山县城,江水平平。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三峡之美

美在意境

云卷云舒,水墨丹青

大江翻澜神曳烟

三峡之美

美在灵动

多变的云雾与大自然光影

演绎出最神奇的色彩魔术

多变的云雾与大自然光影演绎出别样的三峡之美。新华网发(何川 摄)

时光流转千年

岁月依旧静好

这是三峡

三峡是来自记忆深处的声音

三峡工程以前

滩险水急的长江三峡

让无数船只望而却步

两岸的纤夫

只能在一声声川江号子中

用血肉之躯打通万里长江

三峡自古以来就是黄金水道。新华网发(何超 摄)

粗犷的川江号子

有着“长江文化活化石”之称

是世世代代

激励人们奋进的生命之歌

船行三峡的丛山峻岭之中。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如今

川江号子已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

已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

一千多年前

“诗仙”李白乘船过三峡

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三峡两岸的野生猕猴。新华网发(李相博 摄)

如今

随着生态环境日趋优化

在巫山小三峡一带

野生猕猴越来越多

诗句中的场景

正在绿水青山里重现

三峡是一首沉淀千年的诗歌

“行到三峡必有诗”

三峡

承载过无数文人骚客的悲喜

滋养着深厚绵延的文脉

穿行于三峡的胜景之中

挥手便是锦绣文章

巍巍大山

与滔滔江水之间

是千年不变的

诗意与豪气

诗城奉节夜景。新华网发(唐安冰 摄)

古称“夔州”的奉节

是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文学现场

三峡光影。新华网发(何川 摄)

诗歌

浸润着这里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演出现场。新华网发(李相博 摄)

三峡赋诗

既可以是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般

天马行空

雨后的三峡之巅云蒸霞蔚。新华网发(何川 摄)

也可以是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般

大气磅礴

浅唱低吟中

充满诗情画意的三峡

是中国诗歌文学历史上

永远闪耀着光芒的地名

三峡是一条旅游黄金走廊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三峡是山水融合的典范

三峡之水

时而豪情万里

时而柔情潋滟

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后,在大宁河上形成“湖峡相连,峡隐湖现”的奇观。新华网发(摄影:彭博 飞手:向进)

三峡之山

既具巍峨之势

又藏奇绝洞天

大江雄阔,荡涤乾坤

平湖如玉,悠然淡泊

碧潭深涧,秀美旖旎

无人机航拍巫山港平湖美景。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在这条旅游的黄金走廊上

不仅可以欣赏

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

还可以领略

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探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

白帝城夕影。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自大宁河逆流而上

进入巫山小三峡

绝壁千仞上

巴人悬棺的千年奇观

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伫立在巫峡

大江北岸的神女峰

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留下了动人的爱情誓言

航拍云雾缭绕的巫山神女峰。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山峰、峡谷、云雨、人文

已经让三峡无与伦比

但三峡

还有中国最美的红叶

进入初冬时分

三峡也迎来了

最美的体验季

红叶是三峡的一张名片。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满山红叶似彩霞

彩霞年年映三峡”

40年前

一部在长江三峡重庆段

取景拍摄的电影

《等到满山红叶时》

风靡大江南北

三峡红叶的形象

深植于一代人心中

繁星与红叶映衬下的三峡,充斥着浪漫色调。新华网发(王正坤 摄)

如今

巫山红叶种植总面积

已超过120万亩

集中连片红叶超过15万亩

年年有红叶,处处有绿意

每到初冬时节

刀削般的绝壁之上

红叶尽染

航拍冬季巫峡青红相接的山水,红叶如同从江面爬上山坡。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峡江两岸呈现出

万山红遍的绚丽景观

红叶又满峡江。新华网发(朱云平 摄)

近段时间

长江三峡的巫山红叶

迎来最佳观赏季节

红叶点缀两岸山坡

伴着峡江清风

呈现出一幅绝佳的冬日美景

赋予三峡另一番意境

瞿塘峡红叶。摄影:黄正平

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已经拉开帷幕

与最爱之人共赴这场红叶之约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美三峡,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