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集锦路2号

邮编:443100

电话:0717—6766484    0717—6766440

超过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苗放流长江

2023-09-26

  2023年9月17日,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多样性中心)在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实验站成功对首批四组子一代中华鲟进行了人工催产繁殖,获优质受精卵约62万粒。

  

▲ 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许健

  此次增殖放流共有9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鳍吻鮈、圆口铜鱼、长薄鳅、胭脂鱼、岩原鲤、细鳞裂腹鱼,以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厚颌鲂、白甲鱼等。其中,新获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本次放流规模为历史之最。

  圆口铜鱼俗称水密子、圆口等,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长江上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长鳍吻鮈俗称土耗,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水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 放流池中的珍稀鱼类 摄影:但棣瑶

  

  ▲ 培育车间等待放流的圆口铜鱼幼鱼 摄影:但棣瑶

        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战略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三峡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实施长江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开展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连续攻克了100多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系统化构建了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种群梯队;突破了20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及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瓶颈,建立了规范化的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批量繁育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能力和水平。其中,2023年长江鲟增殖放流规模已突破66.8万尾,圆口铜鱼增殖放流规模突破20万尾,长鳍吻鮈增殖放流规模突破10万尾。

  

  

  

  ▲ 现场参与放流的市民与志愿者 摄影:但棣瑶

        据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9月底,三峡集团在长江全流域累计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超过1300万尾,为长江珍稀鱼类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资源恢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三峡集团已建成全国范围内品种最全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种质资源库”,收集驯养长江珍稀特有鱼类活体种质样本120种,保存了200余种长江鱼类的离体种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