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获得核准前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代秘书长李菊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李菊根表示,乌东德电站发电效益巨大,符合国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西电东送"战略要求。
我国水力资源居世界首位,是我国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李菊根表示,加快开发利用水力资源是增加绿色低碳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满足我国能源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开发水电,可以节省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资源,缓解运输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长江流域特别是金沙江河段的水利资源丰富,加快其水力资源的开发,对提高水电在全国电力工业中的比重,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李菊根介绍,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要能源基地。在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研究中,自上而下规划建设了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级开发方案。乌东德水电站在合理开发利用金沙江水力资源,完善下游河段治理开发的梯级衔接中具有重要作用。乌东德水电站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发电效益巨大。尽早开发建设乌东德水电站,对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更好地满足我国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乌东德工程建成后,还有利于改善和发挥下游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等多座水利水电梯级的综合效益。
李菊根表示,乌东德电站的发电效益巨大,且符合手电地区需求。乌东德水电站建成后送电华东、华中和广东电网,可提高电力系统中的水电比重、改善电网的电源结构;可替代当地的燃煤类化石电站,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220万吨,同时可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3050万吨、二氧化硫10.4万吨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地区能源供需矛盾和煤炭运输压力,减轻环境污染,也有利于落实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国际承诺。
李菊根告诉记者,乌东德电站虽然主要功能是发电,但其也兼具一定的防洪和航运功能。据其介绍,乌东德水电站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控制流域面积40.61万平方千米,占金沙江流域面积的86%,具备有效拦蓄金沙江洪水的条件。乌东德水库正常蓄水位975米,总库容74.08亿立方米,防洪限制水位952米,预留防洪库容24.4亿立方米,配合下游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可使川江沿岸城市防洪标准显著提高。同时可减少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配合三峡水库运用可有效减少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另外,乌东德电站建成后,常年回水区153千米,淹没各类碍航滩险50处,库区干流以及支流部分河道水深增加、流速减小,为发展库区航运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