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三峡到金沙江

  大学读书时,老师充满神圣和憧憬地讲授三峡工程,长江三峡,三峡工程,令人神往;地质实习,一只木船在三峡河段西陵峡谷穿行,看浪击江石,忧流年逝水,叹急流礁滩;葛洲坝截流,徒步翻越镇镜山,看大车如长阵,大江从人愿,电力耀中原。
  三峡筹建九年,为三峡工程呕心沥血的领导和专家展现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终身负责的聪明才智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科学风范。从全国各个单位汇集三峡的正当中年的技术和管理精英,用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准和严谨与低调,手把手地传授、培养、告诫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做好备战三峡的各项准备。在三峡工程论证的各个方面,在葛洲坝、三斗坪、东江、安康、清江、岩滩、十三陵抽水蓄能等水电工地,活跃着三峡人不倦的身影。艰苦复杂的社会与工程环境锤炼着他们坚韧不拔意志,塑造着他们科学求实的品格。大型工程论证决策和建设实施中技术与管理的挑战丰富积累着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简朴的语言道出了中华民族的三峡精神。1992年的春天,更多的建设者带着责任和勇气进入了三峡人的行列。这个时候,三斗坪、八河口,三峡坝区,工程建设部和15.28平方公里的三峡工地,群英会集,用璀灿灯火迎来霞光满天。办公室里那张三峡二期基坑进水前三峡工程建设部全体建设者在三峡大坝前二期基坑的合影记录回味着辛勤耕耘的点点滴滴。17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用科学求实与勤奋创新,迎来高峡平湖,福泽中华。大坝屹立峡江,船闸汽笛悠扬,轮机和声欢畅。和谐的生态环境和强劲的清洁动力,书写着三峡人为祖国的强盛无私奉献。
  我从三峡来,建功金沙江。转战金沙江,三峡人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立足川滇,7年艰苦求索,溪洛渡、向家坝顺利开工,如期截流。以“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新理念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创建西部水电开发典范工程,“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管理目标推动着精细化管理的落实。面对按期蓄水发电目标,要处理好移民搬迁安置、复杂工程地质地震背景下混凝土高坝建设、高速水流泄洪消能和大型地下发电系统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实现工程建设安全优质、移民搬迁安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建设要求,任务艰巨而光荣,时光如梭,更待百倍努力。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赢推动着三峡人的战略转型和思维创新,绿色和谐水电思想在金沙江的科学开发中必定为地方经济发展,移民稳定富足,生态环境友好写下绚丽的篇章。在成长、发展的里程中,那些充满思辨的人和事为我们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回忆,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
  建设三峡,开发金沙江,和长江结缘。选择在祖国的大江大河干流上建大型水电,就是把企业的发展、把个人的一生与一条大河联系在了一起,与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了一起。
  17载的三峡工程建设故事饱含了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不懈追求,那一个个鲜活的平凡的人物,无论在台前还是在幕后,无论已经步履蹒跚,还是依然奔波在各大江河,都用自己的执着和朴实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成就。20载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历程,才仅仅是个开头,但已经在路上。

信息来源:党群工作部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