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人把男孩子称为“巴郎”。
2007年9月3日,我站在三峡集团公司对口支援单位——新疆皮山县第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讲台上,在做完自我介绍后,向全班学生提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三峡吗?”“老师!我知道,三峡影剧院。”一个维族男生抢先大声回答。“我也知道,还有三峡幼儿园!”另一个维族男生补充道。
听完他们的回答,我非但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相反,一股自豪和喜悦在胸中涌动。三峡影剧院和三峡幼儿园都是三峡集团公司投资援建的重点项目,前者坐落于县城的闹市区,后者就在县委的斜对面,都是皮山县的地标性建筑。
这帮孩子,或许刚在三峡影剧院观看文艺汇演,或许他们的弟妹就在三峡幼儿园上学。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从未走出皮山半步,巴郎心中的“三峡”就是三峡影剧院和三峡幼儿园的“三峡”。
后来,三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在听完我的汇报后当即表态:“我们应该考虑从皮山选拔一批优秀学生,邀请他们来真正的三峡看一看,帮助他们了解三峡,认识外面的大千世界。”
2008年6月初,学校举办双语(维语和汉语)口语选拔赛,为了让更多维族孩子体会汉语的语言美,我欣然受少先队辅导员的邀请为阿迪拉创作演讲稿《迷人的和田玉》,为阿力亚斯创作快板书《学好双语,不得了》。
我在辅导阿迪拉朗诵时,发现需要删去一两句话才能保证演讲不超时。“阿迪拉,老师想把这句删掉。”“老师,这句不要删,因为它太美了。”听完这话,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一方面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为汉语的魅力感到自豪。
7月19日,辅导员发来短信报喜,阿迪拉和阿力亚斯作为优秀选手将在和田地区双语口语大赛颁奖晚会上向当地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代表做汇报表演。
每逢佳节倍思亲。2007年中秋佳节,皮山县委方书记亲自叮嘱厨房为我们做了一桌酒席。当晚,面对丰盛的佳肴、沁香的美酒、甜美的月饼,六位同志饭菜吃不下肚,美酒喝不进喉。此时此刻,最思念的是亲人,最愧疚的是家庭……
此时此景,湘平老师赋诗抒怀:
为了把援疆支教的事情办好,六位同志把对家人的思念埋在心里,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三位同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位同志被评为“新疆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