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雷海超)“起飞!”
下午3点多,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列麦乡一片光伏阵列中,机舱顶盖缓缓打开,一架白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百米高空。
这里是三峡集团所属隆子县列麦乡30兆瓦保障性并网光伏发电+储能项目(以下简称“隆子光储项目”)。太阳高悬在平均海拔超过5300多米的群山之上,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51840块光伏板,设备功率达到顶峰,光伏正在全力“干活”。运维人员扎西多杰在中控室智能运检平台查看无人机巡检状况。
▲隆子光储项目无人机起飞开始巡检 摄影:但棣瑶
隆子光储项目刚完成智能运检系统的部署,运用无人机对光伏板的“体检”是该系统的核心应用环节之一。
“无人机巡检实用性极强,不仅能精准识别光伏板热斑、鸟粪覆盖、光伏板缺失等常见问题,更可直接锁定故障点位,大幅提升了设备运维的效率与精准度。”项目运维团队负责人赵鑫山说。
▲雪山下的隆子光储项目 三峡能源供图
隆子光储项目是继措美哲古风电项目后,三峡集团在西藏投资建设的又一新能源项目。高海拔地区氧气稀少给赵鑫山的团队带来不小挑战。“在这个地方快走都会喘,如果再背上十几斤重的检修设备工作,那更要慢慢走了。”团队成员王明亮说。
如今,在远程打开智能运检系统,整个电站的状态一览无余,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报警。
“这套系统能够支撑电站做到无人值守,系统运行稳定后,我们也将撤到隆子县城通过网络监控电站状态,有故障就来处理,不用留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扎西多杰说。
▲隆子光储项目智能运检系统界面
隆子光储项目场区办公楼与其他电站不一样,这里并没有建设宿舍。“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考虑智能化运维方案,避免了后期改造,使项目更具有经济性。”赵鑫山说。
隆子光储项目应用的这套智能运检站端系统,是三峡能源去年在甘肃武威光晟雷台光伏电站探索形成的。无人机、机器人、感温器和拾音器等大量智能化设备的系统化应用,以智能巡检代替人工巡检的体力劳动,以算法模型代替人工分析判断的脑力劳动。
▲隆子光储项目轨道机器人对设备进行巡检 摄影:但棣瑶
“这套系统能够实现电站‘关门运行’的目标,不仅提升了电站运行效率与设备设施安全水平,更进一步优化了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三峡能源智慧运营中心专业师牛霈说。
与光晟雷台光伏不同的是,隆子光储项目利用储能现成的消防体系,可以整体接入智能运检系统。“比如,原来消防用的摄像头也是智能化运维系统的摄像头,这将智能化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节省了成本,也为储能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新思路。”牛霈说。
为推进智慧运维,三峡集团先后在甘肃武威光晟雷台光伏电站、宁夏同利第三风电场完成部署智能化运维系统,在青海锡铁山风铎风电场部署巡检机器人和其他传感器设备,运维作业工时减少65.7%。目前,山西迎泽蜀安风电场正在探索无人机不锁叶轮风机叶片自动巡检。根据现有的智能场站建设经验,三峡能源发布了《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和系列建设规范。
“我们今年已规划对超过20座存量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并且在新建电站同步推广实施场站智能化方案。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全量场站的智能化运维能力。”三峡能源智慧运营中心主任柴兆瑞说。
编辑:高锦涛 任贤 杨思恒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