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向家坝举行珍稀鱼类春季放流活动


让鱼回家。向家坝志愿者将一对达氏鲟放流金沙江。(高峰 摄影)

  本网讯(梁芳 报道)4月2日,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的春季放流活动在安边镇的烧瓦坨码头举行。
  本次放流活动放流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白甲鱼等共计五个品种大规格鱼苗55000余尾。在放流前,采用了体外锚标、挂牌标记、PIT标记、耳石荧光标记等方法,对五种鱼苗进行了标记,标记鱼种近4万尾,约占放流总数70%,标记成果将对鱼类增殖放流工作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今年是增殖放流站投入运行的第六年,期间进行了九次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鱼苗60余万尾,放流种类达到7种。
  目前站内的养殖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完善,除驯养鱼类已达到10余种、春秋两季的放流工作已经常态化,还同步开展了种质鉴定、资源监测、放流效果评估等工作,特别是濒危鱼类的放流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增殖站还在日趋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试验,包括仿自然生态环境野生鱼驯养试验;新型催产剂应用试验、小水体高密度育苗试验等,为将增殖放流站建设成为涵盖新技术研发、鱼种资源库、工厂化培育、科普等多功能的金沙江珍稀特有鱼类保育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向家坝建设部党委书记王毅华和小志愿者将胭脂鱼幼苗放归金沙江。(高峰 摄影)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