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是三峡集团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钟清平
创新驱动是国家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三峡集团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整合全产业链创新要素、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与创新相伴。三峡工程从谋划到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从百年前的梦想到高峡平湖的蓝图,从集全国专家论证到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谋划和决策的过程,有着诸多历史性的创新之举;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和一系列复杂技术难题,前所未有,决定了三峡工程建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工程建设创造性的全面采用市场化建设管理体制,集成世界先进的水电理念、技术和装备,汇聚全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开启了一条荡气回肠的创新之路,成功建设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形成了一系列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水电科技成果,带动中国重大水电装备实现历史性跨越,引领中国水电产业一举跻身世界前列。
三峡集团因创新而强。三峡集团从诞生到壮大的发展之路,就是不断创新之路。通过长江电力的改制上市,创新性地探索了大型水电开发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开辟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推动了流域梯级电站的滚动开发。在金沙江下游流域梯级开发过程中,攻克了300米级高拱坝、深窄河谷大泄量、世界最大地下厂房洞室群和最大单机容量机组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智能大坝”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引领中国水电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从单一水电建设向清洁能源开发的跨越中,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曲阳山地光伏电站,成功探索了光伏扶贫的“光伏+”新模式,完成了海上风电研究、开发的新部署。在整合水电产业链“编队出海”的国际化进程中,引领上下游企业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创新性地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走出了具有三峡集团特色的“集成国内外、协同上下游、引领全行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峡集团公司正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业务拓展期,向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转型升级期,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改革攻坚期。未来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工程建设条件,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要求,更加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加严苛的国际政治法律市场环境。这对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机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然而,集团公司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还不同程度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问题,管理体制机制还一定程度存在不利于创新的缺陷,创新在驱动集团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针对这些问题,卢纯董事长指出:“要树立创新思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为集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让科技创新为集团“十三五”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承担好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央企责任。要围绕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梯级电站运行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实施一批重大科研专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要整合全集团的创新要素,建立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企业创新体系,整合内外部的科技资源,建设自有的引领行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平台。要全面、系统总结自三峡工程以来的科技成果与经验,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管理系统。要完善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根本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统筹推进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建立健全既充满活力又风险可控、既高效运转又规范有序的集团管控体系,努力提高集团化管控水平,优化集团总部职能和组织机构,界定好集团总部和所属公司的责权边界。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体现市场化要求和绩效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集团内部活力。要不断探索具有不同项目特色、适应不同行业特点、符合各方利益的商业运营模式,努力发现新的增长点,实现效益最大化。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的体制催生创新的动力,健全的机制激发创新的活力。新旧博弈,没有体制机制支撑,革新的激情就会被守旧的惯性打败,有了体制机制的护航,创新的火花才会不断涌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建立健全保障创新、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大力培育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敢闯、敢试的创新氛围,让三峡集团的每一个部门和员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要重视创新的点滴积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使我们的工作局面从不断推陈出新、到最终焕然一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征程,无现成经验可循、无现存模式可套,只有改革创新之路可走。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激发创造力、形成驱动力、释放生产力,为三峡集团公司的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