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创造一片新天地

――云阳二期移民攻坚巡礼
□ 本报记者 高明昧 刘文洁
  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的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的中部。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辖69个乡镇。三峡水库建成后,全县将有123.58平方公里的面积被淹,涉及36个乡镇、23个城集镇、205个村、926个村民小组、760个单位、181个工矿企业;淹没动迁人口16万人、各类房屋面积409万平方米、四级以上公路121公里、邮电通信线路579公里、广播线路591公里、输电线路275公里,水电站19处、装机容量21005千瓦,抽水站7处、装机792千瓦,港口1个、码头34处、文物古迹50处。全县淹没静态补偿资金34.7亿元,综合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的八分之一,是三峡库区除万州以外最大的移民区县。
  ■县委县政府为移民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1998年,重庆库区移民进入了二期攻坚战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按期完成二期移民外迁任务,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大领导力度,实行分线作战、指挥前移的策略,提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坚持移民资金、任务“双包干”和“两包一挂”双向责任制(县级领导和县属部门包乡镇、党员干部包移民户,移民工作绩效与责任人考核奖惩挂钩),开展以“四百”活动为载体的连心工程(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排百家忧、解百家难),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移民方针政策,使移民群众做到“四个明白”,即明白人往哪里迁、房在何处建、安置门路如何找、补偿资金是多少。切实做好移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让移民群众吃透政策,变被动搬迁为主动搬迁。
  工作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县委常委还定期听取移民工作专题汇报,实行移民工作“直通车”,即各淹没乡镇和县属部门可直接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二期移民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并现场研究应对措施,决不留下任何隐患。市政府召开全市清库工作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清库领导小组。对其主要工作成员,进行培训上岗。按搬迁、销号、库底清理的程序,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县直各部门,从而创下了每天拆房一万平方米的“云阳速度”。今年5月,县政府对巴阳和莲花两个乡镇进行了清库验收试点。到10月21日,已完成了19个乡镇的农村移民安置、13个乡镇的迁建自查验收工作,分别占二期验收任务的95%和93%。记者在巴阳清库现场看到,包括原? 脱粽蛘?府办公楼在内的所有建筑物已经荡然无存,所有清理过的固体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坟墓、粪池等全部按清库验收要求消毒后,根据具体情况或拉走或掩埋,而且按要求插上了标识。据云阳移民局局长黄道辉介绍,在城镇居民的迁建安置验收中,该县双江和云安两镇已100%完成任务,全县10月底全面完成清库自验,以实际行动迎接重庆市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清库验收。
  ■举全县之力抢救历史文化遗产
  云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千百年来,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据有关部门介绍,全县现有145处文物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文物图》和《文物一览表》,其中张桓侯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磐石城、彭氏宗祠和李家坝遗址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还有16处被确认为县级保护单位。全县因三峡工程建设需迁建、发掘、保护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共77处。其中地下发掘49处,地面搬迁保护12处,原地保护、留取资料16处。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浩瀚的工程。经过各地考古队近10年的努力,已累计发掘了近8万平方米古人类活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石器、玉器、陶器、古钱币等文物。1997年由四川大学考古队发掘的李家坝遗址、由吉林考古所发掘的旧县坪遗址等,为研究三峡巴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李家坝遗址199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9年被重庆市评为全市十大文化新闻。旧县城遗址中出土的木简、箭头、陶罐等文物,进一步证明了汉代朐忍县城的存在。明月坝遗址、马类沱墓群等考古发掘出土的大型房址和唐代佛像、鎏金铜壶等,为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许多文物在三峡地区是首见。1998年4月,县有关部门会同国家有关单位的专家,将张飞庙新址定在云阳新县城对岸的盘石镇龙安村10组(占地面积55亩)。目前,张飞庙新址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进展顺利,计划于2003年底完成全部搬迁复建工程。
  ■将梦想一天天变为现实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神话。走进云阳新县城,你会情不自禁地为展现在眼前的景象而惊叹。一个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现用地5.37平方公里、居民达8万余人的移民新城已初具雏形,并已有了库区最美城市的美誉。据该县县长肖敏介绍,县委、县政府按照“街道亮化、城市美化、道路硬化、城市绿化”和“天上无明线、地上无裸土、全城无烟囱、单位无围墙、梯道无? 页尽⒔?呶尬鬯?钡囊?筇嵘?城市人居环境。
  到目前为止,县城已建成道路桥梁40余公里,硬化路面28.7公里,安装了11公里的道路路灯,种植街道树10000余株,居民小区绿化约50000平方米。在县城中心,占地近140亩的渝东地区一流的体育中心,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集休闲、娱乐、观景为一体的绿色两江广场首期工程已完工;县城背后,有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绿化及相应配套设施的龙瘠岭文化旅游长廊,可供居民休闲。站在云阳登云梯休闲广场中心,肖县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三年后,云阳长江公路大桥完工。10年之后,一个有江有桥、有山有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人民安居乐业的库区明珠,将会傲然屹立在长江岸边。到时候,我们要向国际组织申请‘人居环境奖’呢!”
 

发布日期:200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