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日韩大坝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旧作三首并注
记中日韩大坝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旧作三首并注
□ 林初学
又回到课堂里念书了。首先就是入学教育,旨在完成三个转变,即工作到学习、领导到学员、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之变。可每天下学后临窗远眺西天云霞映照下的山形树影,三峡的人和事仍时时在脑海浮现。特别是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代表们讨论水电开发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总公司全局工作的热烈场景犹在眼前。特此翻出去年参加中日韩三国大坝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时的旧作,加上记叙的注释,寄予报社,请其发表,作为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点滴体验与三峡同事们分享。
为开幕式题
别梦长安犹昨日,
秋风复启一年程。
东瀛会首意相问,
再究泥沙规律明。
2005年金秋时节,中日韩三国大坝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隆重开幕,我和水科院贾金生副院长带领中国42位水利水电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加上韩国29人、泰国3人、日本159人以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各1人共有235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按三国大坝委员会商定的意见,考虑到亚洲河流建坝泥沙问题比较突出,因而每年都将保留泥沙专题作为学术研讨重点题目,2004年中日韩三国大坝委员会首次学术交流会在我国西安成功召开,泥沙问题亦是研讨重点。开幕式上,承办方日本大坝委员会主席丰田高司先生首先致欢迎辞,安排我和韩国代表团团长也分别致贺辞。鉴于是正式会议,我准备了一页讲稿,主要讲中国代表团来此与东亚同行交流学习之意,其中,夹了这四句诗。会议约定都用英文,可是这四句意译成英文后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临时决定,念英文稿的同时,把讲稿提纲以中文用Powerpoint演示出来,没想到效果非常好,日韩代表都能看懂大意,中日韩三国文字文化同宗的优势一下就显露了出来。韩国代表素来是以其英文相对较好而骄傲的,会议选用英文为工作语言韩方意见最坚决,但下来后几位韩国代表也特意来告诉我说我这样的“讲”“演”组合好。
会议场地是东京电力公司赞助的,地点在东京电力公司的工程研究发展中心。旁边是日本电气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约4000平方米,从物理学的电的基本知识和电器的发明开始? 财穑?扔型嘉模?钟心P停??墙都是欧洲大科学家们的照片;然后,表现日本早期工业萌芽直到现代电气产业发展的历程,从高薪聘请西洋电气工程师的合约书,最早水电站的运行日志,到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小电气器材实物,光电线杆子在日本总共发展有五代(现在基本搞到地底下去了),全都有展示,而当代电力产业知识如核电、新能源等则主要通过模型图片数据等来介绍;最后还有一部滚动放映的宽银幕电影,剪取电气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工业、社会镜头,介绍东京电灯局开办始日清日俄二战及战后产业恢复至东京奥运会后现代电气工业的崛起,内容丰富声色俱佳。展览观后让人感觉日本确实是一个崇尚科技尊重知识(历史知识还须补课)的社会,我个人对东京电力公司投资兴办这样一个基本是公益性的电气科普教育场所(提供免费大巴车从川崎火车站定时定点接送,门票很低,学生优惠)也很有感触,觉得这是值得中国的电力公司学习的地方。
为了保证学习交流的效果,中国大坝委员会代表团这次聘请了中英同传(团里几位教高也主动为团员们当起了英文翻译),向会议提交了六篇研讨论文交流,我在学术交流会结束的时候作了“中国大水电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会后转入实地技术考察,日方安排了两条路线,一条是参观距离东京不远的天龙川流域泥沙管理,另一条是冲绳县的水库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国代表大多选择了后一条路线。
参观羽地水库
渺岛纤湖乏有名,
诗情何向此流倾。
但听陈技推新用,
才叹真知贵践行。
在冲绳一共安排参观四个水库。三个是已经投入运行的,分别是福地、羽地、汉那水库,另一个是正在建设施工的大保水库。这四个水库都在冲绳主岛上,全部是用于供水。如果就把水库的坝高坝长库容流量等“硬指标”直接列出来,我们这些惯于在大江大河上拼杀的沙场老将多半会不以为然,这简直就跟小孩过家家的玩具一般嘛,还值得去学习考察?确实,查阅世界水坝水库资料,可能不一定能找到这些小小水库的排名(修得最漂亮的汉那水库集雨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库容820万立方米,水坝混凝土方量才不足8万立方米)。但是,当我们一一参观过后,内心还是很感谢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同行们的如此安排。
冲绳县属亚热带气候,降水? 渑妫?嘣?000毫米左右。但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降水只有日本全国平均值的一半不到,反变成了缺水地区。加上降水多集中于雨季和台风季节,岛上河流短促,贮不住水,因此需要精心规划水库系统以保障人口增长和产业经济所需的供水,同时也解决防洪问题。冲绳主岛北高南低,森林植被和集雨区主要在北部山区,水库也建在这里,把水输往人口稠密的那霸市和名护市以及美军基地。安排我们参观的四个水库各具特色,然而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印发的介绍资料,无一不是把工程设计施工及水库管理运行中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展示。水坝虽不大,但近旁不是盖有纪念馆就是设有纪念公园,来说明水资源的宝贵,水坝水库的重要,自然资源保护的必要,以及工程中采取了哪些积极的生态保护或修复措施。参观游览也把那些生态保护恢复地列入必经路线,以期给人留下尽可能深刻印象。的确,设立大片的人工湿地公园,人工设置让鸟类筑巢的树桩、让菌类及昆虫生长的朽木,仅为一些螃蟹过坝就专门修建“鱼道”,为蝙蝠营造阴黑环境的人工洞穴,甚至人工恢复一些并非由于水坝建设而濒临灭绝的鱼类及植物,已经超越了一般逻辑思维中的生态补偿概念。假如说大家怀疑这里面是否还有点作秀的成分的话,那么羽地水库的参观就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见识了日本水坝工程师们是如何在创新和节约上真抓实干的。
羽地水库位于冲绳主岛中部的名护市附近,投资约700亿日圆,兴建目的为供水兼防洪,工程2004年完工,堆石坝,坝高66.5米,长198米,水库容积1980万立方米。在维持羽地大川最小放流流量之外,要保证每天向周边农田供应灌溉用水最高约56700立方米,向冲绳供水系统输水12000立方米。由于流量小,水头低,放流流量又不规则,无法用作水力发电。在这里,节约能源的理念促使设计师巧妙地运用成熟技术来进行创新。在灌溉和供水的两条出水道上都安装了空气压缩机,把涓涓水流所携带的势能转化为压缩空气放入气罐存储起来。这套系统被命名为DAS(Dam Air-energy System),宣传材料上讲羽地水库是世界上第一座安置此创新系统的水库,机理就如银行储蓄的零存整取一样,泄流的能量变成压缩空气,积攒起来的这些压缩空气又全部用于水库的运行操作。四个主要用途:一是用作深层水的曝气,将压缩空 气从水底通入,增加溶解氧,抑制水质的恶化;二是用作浅表水的曝气,防止出现水华现象,降低其对水体的污染;三是取水塔分层取水口采用无闸取水技术,利用压缩空气在倒U形取水管中形成空气锁控制启闭,省去钢制闸门,完成对两条水道泄流的操作;四是最使人感兴趣的,用作鱼类翻坝的动力,当鱼从下集鱼池进入提升箱后,用压缩空气把鱼连同水一起沿输鱼道顶托到上集鱼池再经水道放入水库,此过程很象升船机,动力不同而已,下行自流型鱼道的补水亦是用压缩空气实现。
压缩空气技术本是非常成熟、简单易见的工程手段,日本水利工程师将之巧妙地应用在水库运行上,且恰好去解决水质保护鱼类保护等一些反对修建水坝的人惯用以龃龉责难进而否定水坝价值的问题上,参观时令人兴趣卓然,领会后让人感叹不已。按照日本同行的计算,羽地水库DAS产生的清洁能源功率大约是200千瓦,仅从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效果看,相当于210公顷(约为羽地水库面积的两倍)森林的作用。实践出真知,而人类把握真知的价值在于指导新的实践。看来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在这一点上,代表团很多成员都有同感。在考察结束前三国代表团讨论今年在韩国召开第三次学术交流会的议题时,我和贾院长代表中国大坝委员会建议,把建设环境友好的水坝工程、提高水坝工程的社会公众接受度作为下次研讨交流的题目之一,希望韩国同行能在考察中安排相应内容,韩日方代表都接受了我们的提议。今年的会议将在号称韩国“硅谷”的大田举行,已建议公司相关部门派员加入中国大坝代表团,相信参加交流考察的同事们将会比我们体会更深,收获更大。
访冲绳岛感记
又渡扶桑叶正黄,
琉球感见尚明唐。
海天祈颂和平愿,
不信浮云蔽日长。
第一次访问冲绳,感受是多方面的。冲绳被称为日本的夏威夷,这点自飞到主岛那霸机场伊始就能有所感觉,但这多是从灿烂的阳光、温暖的海滩、如洗的蓝天、绚烂的云霞去描画的。若从文化和生活上去体验,则会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为那种抹之不去的与汉文化的联系。如果说大和文化本身就包含一些汉文化的元素,那么在冲绳这种元素的痕迹则比比皆是。此外,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到这个古称琉球的群岛,? 谡庵炙圃?相识实又很远的社会风情历史文化氛围中,心情是复杂的。讲似曾相识,几顿饭都有的大块红烧肉大块豆腐就让你好象在感受中国饮食文化,商店卖的土产红糖(当地叫黑糖)似乎味道比大陆产品还纯正许多(带回家一包很珍惜地一颗颗慢慢吃了三个月);说实又很远,琉球划入日本版图已逾百年,其间还经历了二十多年美国托管,加上多年以来刻意消除琉球本地人汉文化影响的种种措施,已使人愈来愈淡忘了琉球曾是一个主权独立且与中国有着长期密切关系的王国。
东道主安排代表们去观日落,站在冲绳的海滩上眺望日落时海天瑰丽的景色,忽然意识到苍茫云水那边正是大陆的方向,脑海里不禁翻涌起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在西方殖民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强迫东方国家接受其贸易规则并企图以其意识文化彻底改造征服之的年代,中国和日本遭受过类似的痛苦经历。然而其后,两国走上了命运迥殊的发展道路。我揣摩,日本人对于冲绳的感觉可能也是复杂的。一方面,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走上强国之路,武力吞并琉球得逞也表明它通过维新改革及对外掠夺而摆脱积弱走向强盛;另一方面,对清对俄的军事胜利又使其穷兵黩武野心膨胀耀武逞强对华侵略对美突袭,冲绳又成为其二战战败最惨烈的地方,战后被美国托管至1972年才得转还。荣辱得失兴衰成败的历史印记,全都深深留刻在了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地方。
历史已翻过这沉重的一页。然而,历史并不因为时光流逝就能抹去,历史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而非以修改教科书来任意涂抹)。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如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发展世代友好关系却是中日两国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在世界多极化的战略格局中,中国正努力从政治大国成长为经济大国,日本正试图凭经济实力跻身于政治大国。其实,这些努力能否真正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在于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借鉴。在两国关系正遭遇暂时的困难、政治关系僵冷之际,更期盼政治家们能运用其智慧,正视历史和现实,使两国关系早日走出困局。日本同行们是比较审慎的,没有安排参观冲绳主岛南部的二战遗址(常作为对欧美旅游者的一个卖点,力表日本人民也是战争受害者,也祈祷和平永驻),也未提及敏感的话题。假如民间团体的经济技术文化交往能够起到一些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分担一点共同维护东亚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关系的责任? ?敲醇忧空庵纸煌?机制也不失为中日韩三国大坝委员会建立定期学术交流会安排的一分应有之义吧。
琉球居民热爱音乐,客厅中常摆放一把类似琵琶的三弦琴作为装饰,习惯以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憧憬。集体用餐的饭馆里装有卡拉OK,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不少中国曲目特别是老歌,兴致来时竟也能找到一首自己比较熟悉的歌为大伙进餐伴唱一曲。不过,最轻松惬意的时刻我觉得要算旅途中乘坐大巴比较劳累时,女导游热情地为大家清唱本地流行的冲绳小调,轻松的旋律,柔美的歌声,吟唱出来的好似一幅幅耕织嫁娶村明景秀家短里长的乡情图画(这些小调旋律大多感觉有些熟悉,同事讲可能是港台歌手都翻唱过,最耳熟的一首回国后查明了,叫“花心”)。冲绳音乐之旅的好印象让人感念,歌声中洋溢的那份对音乐对人生对自然的热爱更令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更让人长久长久地怀念。
发布日期:2006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