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泥沙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专家成功的典范”――访著名泥沙专家、英国Exeter(埃克塞特)大学教授Desmond E. Walling(威廉)

“三峡泥沙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专家成功的典范”

――访著名泥沙专家、英国Exeter(埃克塞特)大学教授Desmond E. Walling(威廉)
□ 本报记者 于翔汉


  Desmond E.Walling(威廉)是英国Exeter(埃克塞特)大学教授、著名泥沙专家,在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人类必须综合考虑,从而确定什么更重要”

  记者:水电是清洁能源,因此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兴建水电站。但也有人主张废掉水库大坝及发电设施。对此,您有何评价?

  威廉:评价这一问题非常困难。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评价这一问题的难度。

  第一,各国政府大力兴建水电大坝,不仅仅是以发电为目的,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防洪、灌溉等。

  第二,很难确定建设水电大坝对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这种负面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平衡修建水电大坝所产生的效益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如果人类不建水电大坝、不使用水电,那么就必须要使用其它的能源,如核能、热能等。但与水电相比,这些能源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因此,人类必须综合考虑,从而确定什么更重要。

  记者: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因低估了水库库区泥沙淤积的严重性,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什么导致了阿斯旺的悲剧?您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阿斯旺的悲剧不重演?

  威廉:的确,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因低估了水库库区泥沙淤积的严重性,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据我所知,阿斯旺大坝在建设前,没有考虑泥沙淤积给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没有数据和资料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如果阿斯旺大坝在修建初期也像三峡工程这样,把这些负面影响考虑进去,就不会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悲剧。

  中国的泥沙专家对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对因修建大坝所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研究得非常仔细,并有很多科学、详尽的数据为论证 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认为像阿斯旺大坝那种情况是不会在三峡工程出现的。

   “我相信三峡工程建成后,一定会持久运行”

  记者:作为世界著名的泥沙专家,您一定十分熟悉中国的水电工程,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对中国同行在解决泥沙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您有何评价?此次您来三峡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威廉:1980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在游览长江经过三峡时,中国工程师告诉我,将来三峡大坝就建在这个地方。他们还向我介绍了泥沙问题。从那时起,我就对三峡工程十分关注。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专家工作态度非常严谨、刻苦。多年来,中国政府对河流泥沙问题十分重视。在河流泥沙研究方面,中国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泥沙研究的物理及数字模型,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中国泥沙专家最为成功的典范。

  我相信三峡工程建成后,一定会持久运行。
 “中国泥沙专家的经验更为丰富”

  记者:是否可以介绍一下英国的水电工作者是如何解决泥沙问题的?作为泥沙专家,能否对中国同行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威廉:英国的水电站很少,能源大都来自热能和核能。另外,英国河流的含沙量很小,因此,英国河流的泥沙问题不是很严重。

  相比之下,中国河流的含沙量较高。正因为如此,中国泥沙专家的经验更为丰富。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使得他们更加知道如何解决泥沙问题。
 

发布日期:200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