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沿海安新家
――三峡库区最后一批新增外迁移民安置取得进展
□ 本报记者 王波
国务院部署的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出省市外迁安置移民,即新增2.53万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移民动员、资格审核、安置点选择等工作已经结束,移民户主考察对接和安置协议签订工作完成,移民建房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鼓励和引导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考虑三峡库区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对移民工作作出的适时调整和重大部署。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于1999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4万三峡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10多个沿江、沿海发达省市。
为进一步减少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2003年5月,国务院决定增加2.53万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任务,其中重庆市库区移民2.34万人,湖北省库区移民1900人。新增移民外迁工作,要求2003年7月底前编制完成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动员及移民资格审查工作;2003年底前,迁出、迁入地为移民落实承包土地,按照协议为移民建房或协助移民建房;迁出地向移民发放各种外迁补偿、补助资金,办理各种外迁手续;2004年5月开始外迁移民运送工作;2004年8月底前确保外迁移民全部搬迁安置到位。
自国务院安排部署新增农村移民外迁工作任务以来,重庆市、湖北省积极进行外迁宣传动员,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制落实和严把外迁移民资格审查。他们还积极与安置地省市联系,开展移民对接工作,为顺利推进移民外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增农村移民外迁,体现了国家对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对移民的关怀”
“增加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任务,是基于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安置容量严重不足,为保持库区生态平衡,确保库区青山绿水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云阳县移民局主管农村移民外迁的副局长付远全对记者如是说。
对于库区安置容量不足的状况,全国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府顾问甘宇平则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向记者介绍:库区安置容量不足集中体现在安置耕地质量差、数量少。据他了解,万州、涪陵、丰都等区县的部分农村移民在三峡工程蓄水后耕地面积将只有先前的一半左右;部分农村移民安置的耕地土壤未熟化,砾质较高,肥力不足。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欧会书也对记者说:“新增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任务,是落实三峡移民工作‘两个调整完善’政策的重要举措,充分体? 值持醒搿⒐?务院对三峡移民安置及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到沿江沿海等发达地区安置,能获得比在库区更好的生存环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库区移民的关怀。”
今年2万多移民难度不亚于2001年迁走5万人
与以往外迁移民工作不同,新增外迁移民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及难点。从事多年外迁工作的重庆市移民局外迁办副主任冯江平对记者说,新增外迁移民工作的难点首先体现在宣传动员难度大。原因一,外迁资源量不足。经过自2000年以来的3年移民外迁工作以后,愿意外迁(生产生活条件差、挪个窝求变、或眼光较远、立志另谋发展的),动员工作好做的,大多数淹地又淹房户都走了。新增外迁移民的对象,多居住在城镇附近,以经商、种植、养殖、个体户者不在少数,这些移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期望值比较高,因此外迁动员的难度很大。原因二,不少移民已做好了就地发展致富的心理准备。在重庆市迁出地7个区县中,水位较高的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是新增区县,加上防护规划调整后新增外迁移民较多的开县,移民数量占2004年计划的近8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都是经济发展前景比较看好的地方,开县更有“金开银万”之称。一座座新城的崛起,使移民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原因三,财产处理困难。万州、涪陵、丰都原未纳入外迁以及重庆库区10万人外迁规划的范围,移民没有料到还会继续外迁。许多年过去,移民已经在当地逐步发展,生活改善,财产积累,这也为外迁增加了困难。为此冯江平深深感叹:“现在的2万多人的外迁动员难度,不亚于2001年5万人的难度。”
其次是接收地安置容量减少。按照国务院三峡建委早先的外迁规划,各安置省市已划出了好的地方安置三峡移民。现在又要接收2万多人,而且又要按照“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原则选准选好安置地,其安置压力和难度都较大。
当前移民外迁工作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去年以来全国的建材价格上涨,给移民的建房工作增加了很多的困难。承担移民房屋统建和代建的省市不同程度地提出移民建房价格要在往年的基础上上市,就是移民自建房,由于建材价格上涨,其组织工作难度也很大。
尽管如此,在迁出地和安置地的共同努力下,新增外迁移民工作还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至2003年底,移民动员、资格审核、安置点选择等工作已经结束;2004年3月底,移民户主考察对接基本完成,并签订了安置协议,移民建房 工作全面启动。
社会主义大协作再次在新增外迁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跟以往一样,在此次新增外迁移民中,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及其他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外迁移民安置工作和进行行业指导。新增外迁移民工作再次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继续协助移民管理部门做好移民搬迁运输工作,安排好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各种便利,确保了移民搬迁转动的安全、畅通。
2003年9月13日,开县首批743名外迁移民户主乘专列奔赴山东省,标志着重庆市库区2004年首批外迁移民户主对接工作的开始。对接期间,移民户主先后到安置地落实宅基地位置、确定建房屋型、察看承包地位置、签订安置协议、签订委托建房合同书并完善建房款代付手续等。为确保本次外迁任务的圆满完成,开县县委政府对对接工作的人员安排、交通运输、安全保卫、责任纪律、应急措施等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专门设立了安全保卫组和医疗卫生组,按每100名移民户主配备一名警察和医务人员的标准配备了公安医务人员;实行了车厢负责人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2003年9月26日,重庆市万州区组织该区燕山乡移民户主165人赴江西省进行外迁对接工作,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有人员来回必须经湖北宜昌市中转。万州区政府为此致函宜昌市政府,请求协助做好移民在宜的中转工作。宜昌市政府接到万州区政府请求协助函后,积极部署警力,制定周密详尽的移民过境方案。9月27日,移民到达宜昌市茅坪港后,在宜昌市政府专门安排的警车的护送下,畅通无阻地到达宜昌火车站,并在专门提供的候车大厅内休息。9月29日,从江西返回时,由于车况等原因,移民车队比原计划晚点4个多小时,宜昌市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一直在高速公路路口忍饥挨饿等着移民的到来,并坚持将所有移民送到船上才离开。
三峡库区新增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作,关系到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团结协作和艰苦努力下,这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将按计划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04年04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