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青春的选择

――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三峡电厂运行部第五值技术主管阎坤
□ 本报通讯员 姚蓉 文/图
记者前言
 从他迈出学校门坎的那一刻,从他步入电厂大门的那一天,他就确定了把自己青春的成长,定位在平凡的运行岗位上。这似乎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但却需要有恒心。发电厂运行工作,是一个长年需要三班倒的工作,不论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都需要警惕的眼睛去捕捉仪表盘上细微的变化,需要耳朵去监听机器运行时声音的异常,需要每时每刻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需要清醒的头脑、准确的判断、迅速的行动,需要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选择运行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沸腾的三峡工地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
 当他继续在运行岗位上默默耕耘之时,当他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一个个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当他和同事们一道化解一次次险情之时,你能怀疑他的选择吗?他就是三峡电厂运行部第五值技术主管阎坤,一个把自己青春的答卷写在平凡运行岗位的普通员工。
 其实,在三峡电厂、在三峡建设者中,像阎坤这样的人又何止千百?正是一大批像他们这样以自己无悔的选择、无私的奉献,以“爱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精神,铸就了世界水电史上的丰碑。
――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三峡电厂运行部第五值技术主管阎坤 什么是三峡精神?为我中华、志建三峡。
 什么是三峡电厂企业文化的精髓?勤俭敬业、追求卓越。
 阎坤,三峡电厂一名普通的青年运行工,在三峡这片热土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中,一次次用无悔的选择对此作出了朴实的诠释。
■干运行无怨无悔
 1998年,阎坤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来到葛洲坝电厂二江分厂工作。起初,他只是干些抄表、跑腿的小事,心里总觉得离自己的理想抱负相去甚远,有些失落。不久,厂里发生了一起机组跳闸停机、厂用电全部消失的事故,一位当值的老师傅,沉着冷静地处理了突发事件,将一切化险为夷。这事件深深地触动了当时不知所措的阎坤。他想,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安心本岗位的工作,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量变不断积累才能成就质的飞跃。
 众所周知,干运行不仅常年三班倒,生活无规律,而且责任重大,工作中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有几位与他同年进厂的同事都已陆续离开了运行岗位,阎坤却一直干到了现在。
 在工作中,同事们对阎坤最为佩服的是他的敬业精神。阎坤说:“只有有压力才能有动力,选择运行就应爱运行,专运行”。? ?紧紧抓住每一项设备技术改造的机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琢磨研究别人操作设备和处理事故的过程、方法,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他看来,运行工作只有处处一丝不苟,做到乐其业、精其术、尽其责、竭其力,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运行人。由于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他迅速完成了从院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提前半年被破格提拔为全能副值班员,在他所热爱的运行岗位上扎下了根。
■青春闪光在三峡
 2001年2月,阎坤通过激烈的竞聘考试,成为三峡电厂的第一批员工。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世界巨型水利枢纽,这里聚集了全球水电工程技术的精华,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首次应用。而三峡电厂筹建初期,设备图纸资料十分紧缺,作为一名普通运行员工,要运行管理好这些设备,阎坤感到肩头责任重大。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资料、图纸,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对照现场的设备进行学习。酷爱学习、肯于钻研的他,常常为搞清一个问题,在设备旁一呆便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厚厚的规程与图纸不到半年就被翻得破烂不堪……在此期间,阎坤和同事们一道,绘制了三峡电厂第一套运行图集,编写了对三峡电站安全运行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电力系统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阎坤一直坚持自学英文,于2002年年底轻松通过了三峡电厂全员岗位英语考试。三峡工程左岸电站设备大多数是进口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大部分都是英文的。阎坤主动组织和参与了《ALSTOM水轮机最终模型试验》、《调速器系统培训资料》、《高低水头电站》等6套技术资料的翻译校核工作,为三峡电厂积累了第一手技术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成长为三峡电厂的技术骨干、青年岗位能手,现任运行部第五值技术主管。
■尽职尽责排隐患
 2001年9月,阎坤去顺德特种变压器厂参加10千伏干式变压器出厂验收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他根据厂家培训的讲课内容和自己对合同文件的研究,发现干式变压器的温度保护装置没有失电报警功能。这是一个重大事故隐患,因为温度保护失电后,监控系统无法发现,可能会导致变压器烧毁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三峡左岸电站共有同种变压器66台,总价值达1015多万元)。他及时向厂家提出了改进意见,使设备在出厂前消除了这一缺陷。
 2002年3月,在排水系统的电动控制装置培训中,阎坤根据自己的运行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发现排水? 低车牡缍?刂苹芈返纳杓拼嬖谧乓欢ǖ娜毕荩?岢隽巳?点改进意见,使工程投资节省近20万元,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平凡岗位建新功
 导流底孔作为截流期间长江唯一的泄流通道,在三峡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管理好导流底孔,三峡电厂成立了运行青年突击队,阎坤就是突击队的骨干之一。导流底孔环境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每班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在导流底孔巡检一遍要爬5000多级台阶。为保证截流期间导流底孔的安全运行,他常常一个班要巡检几遍,不放过蛛丝马迹。在导流底孔接管的短短半年多时间中,他进行了600多项操作无差错,发现37项缺陷,其中有2项重大缺陷,为导流底孔的安全运行和导流明渠的成功截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2年11月13日,阎坤与他的同伴们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下午5时,三峡大坝上游茅坪港有一滚装船搁浅失控,情况紧急!接到通知,阎坤立即与当班运行人员投入到救险行动中。在梯调中心、华中网局、三峡港监等单位联合行动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启闭弧门14扇,安全操作455项,使搁浅船只顺利脱险。
 三峡给了阎坤成长的舞台,逐渐成熟的阎坤用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
 1999年,他被中国三峡总公司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2年12月,他所在的运行青年突击队被团中央授予“先进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
 2003年元月,运行青年突击队获三峡总公司总经理特别奖,阎坤也被评为“A类员工”。
■青春奉献在岗位
 三峡工程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广大的建设者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阎坤也不例外。阎坤从参加工作至今,从未休过年休假。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无偿加班两百多次。
 对于家庭,他心头总有挥之不去的愧疚。爱人临产,他出差在外不能陪在身边;父母年过花甲,儿子不满周岁,他都无暇顾及。无情未必真豪杰,为了工作,为了三峡,他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埋在心底。
 这就是阎坤,三峡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 

发布日期:2003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