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工程建成——首次迎战大洪水彰显巨大防洪威力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如火的7月,因其全面建成后首次迎战大洪水,而备受关注。

  首战大洪水 三峡工程初显威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干流唯一的一个控制性工程,其首要功能是防洪。今年,三峡迎来了其建成后的首次防洪大考。

  7月20日8时,三峡水库迎来今年第一次洪峰,其入库洪峰流量超1998年,达7万立方米每秒,滔滔洪峰奔涌着冲向三峡大坝。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三峡工程按照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的科学调度,下泄洪峰流量4.14万立方米每秒,将3万立方米每秒洪水拦入库中,削减洪峰40%多,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为长江两岸百姓送去了一片安宁。

  7月20日上午清早,湖北荆江险段,观音矶头,江水奔腾,堤上看水的群众从容自如。

  俗语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州长江大堤上的悬河一直以来都是长江防汛最严峻的地方之一,特别是1998年洪灾期间,沙市水文站水位曾达到45.22米,是有记载以来荆江河段的最高水位。

  12年后长江又逢洪灾考验,结果却大相径庭。正是因为有了三峡大坝,滔滔洪水不再肆虐奔腾,被平静地截断留在三峡水库,这次大洪峰过荆州才显得如此平稳。

  据长江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如果没有三峡工程,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到来时,荆江河段的防洪压力就会超过1998年长江洪水,如果把这些水全部放到中下游,将引起长江流域性的洪水。据分析,如三峡不实行控泄,沙市水位将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这意味着关系到江汉平原、武汉市和京广铁路安全的荆江大堤将处于十分危险的状况,可能需要启用蓄滞洪区分洪,损失不可估量。

  “如果没有三峡工程的调蓄作用,这次洪水将使长江干流宜昌以下河段全线超警戒水位,部分河段的防洪形势将极为严峻。”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

  据了解,22日19时,三峡工程因拦蓄长江上游洪水,水位突破158米关口,为三峡水库入汛以来的最高水位。经专家测算,三峡工程在此轮防洪调度中,已拦蓄70多亿立方米洪水,相当于两次运用荆江分洪区(容量为54亿立方米)。可见,三峡应对洪峰对荆江的防洪安全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战告捷,三峡水库在巨大的发电、航运效益充分显现的同时,又在防洪减灾中彰显威力。

  221.5亿防洪库容 三峡工程防洪能力巨大

  其实,在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前,它巨大的防洪功能就已经得以显现。2004年9月,在围堰发电期实施削峰调度,拦截了5亿立方米左右的洪水,首次显示了滞洪错峰的防洪作用;2007年汛期,在长江第四次洪峰过程中,蓄洪总量超过10亿立方米,减轻了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2009年8月,长江上中游发生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最大洪峰流量为55000立方米每秒,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拦蓄洪水42.7亿立方米,最大削减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每秒,大大减轻了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

  兴建三峡这样一个巨型水利枢纽工程,其首要目的就是用来滞蓄和调蓄长江洪水,使长江中下游免遭洪水灾害。

  三峡工程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的建成可以使下游的荆江一带原来不足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也就是说可以防御1954年、1998年这样的洪水,不需要使用荆江分洪区,荆江大堤安全无忧。遇到千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或者类似于1870年那样的洪水,通过三峡调度,配合运用蓄滞洪区,可保证荆江河段的行洪安全。此外,它还可以增加一般中小洪水防御调度的灵活性。

  据测算,如遇特大洪水,通过三峡水库有效调节,可保护长江中下游至少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此外,还可避免荆江大堤和洞庭湖圩垸溃决造成人员伤亡,避免京广、京九等铁路干线的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洪灾带来的抢险、救灾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三峡工程巨大的防洪效益勿庸质疑。

  当前,防汛抗洪正处在“七下八上”关键期,长江上游新一轮洪峰又在逼近三峡。后期新的洪水还有可能到来,三峡工程已做好迎战新的洪水的准备。(作者:陈锐 )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