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精准气象分析立功劳

   内容摘要: “我们启动了三峡防汛联动机制,三峡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每天参与市气象台加密会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等专家也赶赴宜昌现场指导。据陈飞介绍,截至7月31日,三峡工程防洪调度累计拦洪约150亿立方米,相当于3次运用荆江分洪区,确保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峰平稳过境。

  “这里显示的都是实时数据,”在三峡电站中央控制室,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主任袁杰指着控制大屏幕介绍,“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8个泄洪深孔和1个排漂孔,按每秒4万立方米的流量泄洪,迎接新一轮洪峰到来。”

  入汛以来,长江上游连续降雨,三峡水库上游来水持续上涨。26日和27日,三峡入库流量分别突破每秒4万立方米和每秒5万立方米两大关口。“这是三峡大坝建成以来经历的最大洪水,对调度工作提出了考验。”袁杰说。

  何时泄洪?以多大流量泄洪?怎样才能保证大坝和下游安全度汛?这些都需要精准的气象信息作为保障。

  “我们同中国气象局、湖北气象局、宜昌气象局等部门签订了气象服务合同,他们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服务。”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告诉记者。

  从7月11日起,宜昌市气象局三峡坝区工作人员开始坚持日夜坚守、加强预报值班,不间断地监测长江上游流域雨情,每天定时发布长江上游流域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日面雨量预报,及时向三峡水库运行管理部门汇报长江上游各流域雨情和天气变化情况。

  “我们启动了三峡防汛联动机制,三峡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每天参与市气象台加密会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等专家也赶赴宜昌现场指导。”宜昌市气象局局长郑运斌说。

  “由于需要的是精确的上游来水量,因此气象部门要提供定量降雨预报,这对气象服务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信息非常精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袁杰说。

  在准确气象信息的保证下,三峡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效益。据陈飞介绍,截至7月31日,三峡工程防洪调度累计拦洪约150亿立方米,相当于3次运用荆江分洪区,确保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峰平稳过境。文/本报记者 任 意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