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专家肯定三峡工程气候效应综合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
本报讯 实习记者张格苗 记者刘成成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三峡工程气候效应综合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围绕报告中三峡工程在防洪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三峡库区及长江流域气候演变特征、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气候分析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和评议。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三峡工程气候效应综合评估报告》编委会主任矫梅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丁一汇,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水利部、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评审会。
矫梅燕向与会专家介绍了7月1日至5日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政府间气候服务委员会(IBCS)第一次会议有关情况。她说,会议期间,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共同举办三峡气候服务边会,摘要主要成果在边会上正式发布,让国际社会了解三峡工程气候效应评估情况和结果,并展现中国气象局在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气候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和水文学委员会相关专家高度评价。
与会专家表示,摘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三峡库区气候监测事实和气候变化特征,方法科学,数据详实。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有一定影响,影响范围距水体一般不超过20公里,而三峡库区及周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由大尺度气候因子异常所致。摘要还对未来库区的气候变化进行预估,并提出适应对策。“三峡工程气候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具有解惑和指导意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副局长胡兴娥说。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30日